紹興建起大運河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游帶

古越長河 可親可感(解碼·大運河文化帶·紹興故事)

本報記者  王  玨

2019年07月09日05:0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紹興東湖上舉辦的烏篷船“快閃”活動。
  任海霞攝(影像中國)

  大運河紹興段的石纖道。
  本報記者 王 玨攝

  核心閱讀

  對紹興來說,一部運河演變史就是半部紹興發展史。申遺成功后,大運河紹興段的保護利用進入新階段:出台意見,增加投資修繕,讓運河遺產保護更科學﹔挖掘文化內涵,發展多樣業態,讓遺產傳承更有效﹔建設文創大走廊,探索完善機制體制,讓遺產利用更合理。

  如今,紹興人對運河遺產有了更多期待,也讓更多人認識到要從自身做起,守護好這份文化遺產。

  

  5年前,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浙江紹興也首次擁有了一處世界遺產。5年后,運河遺產的保護利用漸漸深入人心,水變清了,環境變好了,人們發現運河遺產就在身邊,運河保護要從自身做起。

  出台意見、明確職責,保護進入新階段

  迎著連綿的細雨、踩著悠悠的石板路、賞著碧葉荷花,穿過古橋、古石亭、牌坊、運河石刻……置身於紹興運河園,猶如“人在畫中游”。東起紹興西郭立交橋,西至越城區、柯橋區交界段,面積25萬平方米,長4.5公裡的運河園,路面景點均以老石板鋪面,移建或組建古橋20余座,展示浙東運河的歷史文化遺存,留住了運河歷史文化印記。難得的是,運河園不僅是一個公園似的大型博物館,更是當地市民休閑生活的好去處。已經退休的老姚,是紹興本地人。每天到運河邊上走走,已經成了他的習慣。

  “天下古橋說紹興,八字立交負盛名。最是纖橋世罕有,悠悠千載運河情。” 古建筑學家羅哲文的詩句,凝練概括了紹興運河遺產的價值。紹興運河遺產位於中國大運河的南端,是浙東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紹興段全長101.4公裡,其中列入世界遺產的河道長77.6公裡,遺產點段包括運河河道本體、八字橋、八字橋歷史文化街區和紹興古纖道4處。

  2500年前,越王勾踐修鑿“山陰故水道”,形成了最原始的浙東運河紹興段。大運河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后,紹興運河保護利用進入了新的階段。紹興出台了《關於加強大運河(紹興段)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工作的實施意見》,這是中國大運河沿線城市中第一個出台的有關運河遺產保護、利用、傳承的實施意見。

  2015年以來,運河沿線的紹興各區政府持續投資,對古纖道以及相關遺產河道實施了維修工程。2017年底,紹興明確了市級政府部門統籌和區級政府部門直接管理的職責。同時對運河遺產實施河長制,設置了業余文保員,每段都有專人管理。5年來,紹興沒有發生一起遺產本體破壞事件。

  紹興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局長何俊杰說,運河遺產,是紹興的首個世界文化遺產。“5年來,從仰望運河遺產到認識到運河其實就在身邊,我們感受著運河對紹興的改變、對當地百姓的改變。”何俊杰說。

  發掘更多文化內涵,講好運河故事

  紹興東湖,以巧奪天工的山水大盆景聞名於世,大運河的其中一個點段就在此處。在運河文化保護利用的背景下,東湖的意義被重新發掘。“人們開採石料形成東湖,石料建起了城牆、海塘、古橋……由此形成的獨特石宕文化和風貌,並結合人文經典,豐富了東湖文化內涵。對東湖遺存的再次發現,成為講述運河文化的又一個入口,拓展了文化旅游空間。”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研究會副會長邱志榮說。

  “一部運河演變史,半部紹興發展史”,由運河孕育出的文化,深深烙印在紹興的歷史長河中。如何從文化遺產的角度闡述運河遺產,並融合文化和旅游與人們形成互動,成為新的命題。

  在對運河進行立體性、系統性和原真性保護的基礎上,紹興立足講好運河故事,從中挖掘出更多文化內涵。紹興把運河沿岸50米到100米劃分為核心區域進行重點保護,其中包含了大禹陵、東湖、蘭亭等諸多景點。此外,浙東運河紹興段途經錢清鎮、柯橋街道、阮社、皋埠鎮等,一條運河穿起的是周邊無數的古鎮,也將被重點保護。邱志榮說:“我們這裡有古橋、古鎮、古船、青瓷、戲曲……這些傳統文化、傳統產業都與運河息息相關。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是對河道、橋閘、文化遺址、沿岸產業等文化的再梳理和保護。”

  此外,紹興運河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很豐富,其中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有越劇、紹興黃酒釀制技藝、大禹祭典、石橋營造技藝等,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被利用、活化。自1995年起,紹興每年於谷雨前后舉行公祭大禹活動,使這一中國傳統民俗活動得以傳承。

  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說,將積極推進優質文旅資源合作,協同發展文化創意、影視制作、戲曲音樂、展覽展演等業態,開發特色旅游產品,促進精品旅游景點連線成片成網。

  運河文化融入生活,能體驗有獲得

  6月19日,紹興文化旅游推介會暨大運河文化論壇在寧波舉辦,這是紹興主動走出去,探索和寧波等城市聯合保護利用運河遺產。“寧波與紹興都是運河文化和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節點,希望兩地能以文化為紐帶,共同深入挖掘大運河的歷史文化資源,擦亮大運河文化符號。”紹興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丁如興說。

  目前,紹興正在構筑文化與人、文化與產業、文化與城市三位一體的文創大走廊建設,積極融入長三角。這一走廊以古運河、新運河等為脈絡,沿途經過中國輕紡城、柯岩、東浦、蘭亭、大禹陵、東湖等重要的文化節點,構建起時尚智造鏈、國學文化鏈、養生休閑鏈、特色工藝鏈、水鄉民俗鏈等五大文創產業價值鏈群。紹興在運河遺產保護利用工作中,堅持科學規劃、突出保護,古為今用、強化傳承,優化布局、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則,打造大運河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游帶。

  當前,《紹興市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立法工作正在進行,這是當地首次從立法層面完善運河遺產保護管理的制度體系,促進建成權責明確的運河保護管理體系和完善的運河遺產安全管理執法機制。

  對於當地市民來說,運河的保護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改變。運河保護提高了環境質量,生活休閑多了去處,運河邊上建起了茶館、書店、文創商店等,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運河和人們生活結合得更緊密了。

  “我們要突出文化遺產的當代意義,讓運河文化可看可游可聽可讀,能體驗有獲得,讓人們認識到保護遺產從身邊做起、從生活做起。” 何俊杰說。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09日 12 版)

(責編:岳弘彬)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澳大利亞第一季度經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 中國作家協會2021年會員發展公示
  3. 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4. 習近平的扶貧相冊丨脫貧路上,一個民族都…
  5. 陳國猛任海南省監察委員會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