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14日,南京大學“蘇台大學生歷史文化遺產探尋之旅——傳統手工藝篇”活動在江蘇南通舉行,來自南京大學和台灣20多所高校的80多名師生參加了體驗活動。兩岸大學生先后在南通歷史文化展示中心、南通沈壽藝術館參加了藍印花布扎染和沈繡技藝的學習、體驗,感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圖為身穿漢服的大學生在南通沈壽藝術館體驗沈繡技藝。
許叢軍攝(人民視覺)
(責編:韋衍行、丁濤)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