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花投票近尾聲 瞧古詩詞中“國花”如何爭艷?【2】

圖為蘭花開 資料圖
除了梅,蘭和菊也位列“四君子”之中,蘭花色淡雅,香氣濃郁,清而不濁,象征高潔典雅﹔菊花更是為歷代詩人所偏愛,他們常愛以菊花比擬自己堅貞不屈的高潔情操。蘭和菊也是不少網友心中的國花。
題楊次公春蘭
——(宋)蘇軾
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丹青寫真色,欲補離騷傳。
對之如靈均,冠佩不敢燕。
此篇著眼於審美對象與審美感受的特異之點,其他一概略去不寫,實是別出機杼。詩中明以美人喻蘭,暗以蘭喻隱君子,頗見匠心。清代紀昀《紀評蘇詩》中說:常意,而寫來深遠。
圖為菊花開 資料圖
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此詩用語淡雅朴素,前兩句寫賞菊的場景,為渲染愛菊的氛圍作鋪墊﹔第三句過渡,筆鋒陡轉吟出生花妙句“此花開盡更無花”,拓展了詩的境界,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除了牡丹、梅花、蘭花、菊花,月季、杜鵑、茶花、荷花、桂花、水仙這6種花也是國花之爭的有力角逐者。拉票“說詞”這就送上!
圖為月季花開 資料圖
臘前月季
——(宋)楊萬裡
隻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
一尖已剝胭脂筆,四破猶包翡翠茸。
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來喜作新年看,忘卻今晨是冬季。
紅苞逐月,四時長春,楊萬裡這首詩寫出了月季這一特色。尤其頸聯以桃、梅作比,襯托出月季花的盎然英姿﹔尾聯寫詩人的獨特感受,表露出他在臘月前見到月季的欣喜之情。
圖為杜鵑花開 資料圖
杜鵑花
——(唐)成彥雄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
一句“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將杜鵑濃、艷的特質表現得淋漓盡致。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