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朋友微信分享了《海浪之舞》和《沉默世界》(又譯為《寂靜貝多芬》)兩首鋼琴曲。多年前熟悉鐘愛的旋律一下子再回耳畔,“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聽過,便不易忘卻,這就是墨西哥鋼琴詩人埃內斯托·科塔薩爾的魔力!
埃內斯托·科塔薩爾是墨西哥當代古典作曲家和鋼琴家。他為500多部電影創作了背景音樂。《海浪之舞》是其專輯《海的傳奇》中的名曲,備受鋼琴愛好者擁躉。《沉默世界》則是作曲家以其“疼惜與人文關懷”敬獻給身處無聲世界的貝多芬。
埃內斯托·科塔薩爾的作品多有勵志風范,以清麗悠揚的方式傳遞鋼琴音樂之美的同時鼓舞人心,可謂一種激發夢想、引人共鳴並帶動我們想象力隨之飛翔的音樂。他曾前往超過25個國家進行演奏,並為多位音樂人專門作曲,個人專輯達23張之多。
埃內斯托·科塔薩爾原創和演奏的曲子雖多有譜無詞,卻特點鮮明,如無字之書,引人浮想。或許“一千個人心中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其作品辨識度很高,似乎曲曲都有一個如電影般曲折的故事,而聽者本人則成為了所回憶影片中的主角,伴隨詩一般的旋律跌宕起伏,憂傷感懷,卻總可以抓住一點點希望,握住一絲絲信心,得到一陣陣歡欣的感受。
擁有感情和故事的人,才能彈出充滿感情和故事的曲子。埃內斯托·科塔薩爾1940年出生於墨西哥城,其父是墨西哥作家和作曲家協會的音樂家、作曲家兼電影公司創始人。職業鋼琴家往往從很小便開始系統訓練,埃內斯托也概莫能外。13歲在一次車禍中不幸失去父母后,頂著失去至親的悲痛,埃內斯托仍繼續著音樂學習,苦練琴藝,鑽研作曲,並在17歲時開始為電影配樂。他曾說:“父親的離世對我的職業選擇具有決定性作用。參加葬禮時,我發現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現象:葬禮的參加者大約有50萬人。在那裡,我意識到我的父親是誰,意識到他曾經的魅力,這使我萌生出父志子承、成為一名作曲家的想法。”
18歲時,埃內斯托憑借《夢之河》在哥倫比亞卡塔赫納國際電影節獲得“拉美最佳電影配樂”獎。電影節在拉美首屈一指,有“南美洲惟一正式的國際電影節”之譽,年輕的埃內斯托自此聲名鵲起。此后,他受邀為多國政要的私人聚會演奏音樂,還為多位名噪一時的世界級歌手或樂隊作曲,充分彰顯了其杰出的音樂才華。
1999年和2001年,埃內斯托·科塔薩爾兩度成為音樂網站mp3.com排名第一的藝術家。當時,這個全球音頻共享社區匯聚了超過13萬名藝術家,埃內斯托的音樂下載量超過1400萬次。作為沒有代理機構的音樂人,他的網站被超過400萬人訪問,專輯在69個國家發售。
在洛杉磯度過了輝煌的音樂生涯后,2001年,埃內斯托選擇回到故鄉墨西哥,在安靜的坦皮科城與妻子和家人一起度過與癌症抗爭的最后幾年,並於2004年去世,享年64歲。令人欣慰的是,他的兩個兒子繼承了科塔薩爾家族的音樂天賦,成為拉丁美洲公認的新一代作曲家。
對於自己的音樂人生,埃內斯托·科塔薩爾曾說:“我的音樂生涯始於墨西哥城的鋼琴學習經歷,祖母使我學會了鋼琴也愛上了鋼琴。12歲時,我開始抒情地演奏它。18歲時,我開始與墨西哥最重要的鋼琴家之一、極具創造力的鋼琴大師古斯塔沃·賽瑟爾·卡萊翁一起進行專業音樂研究。他教我熱愛鋼琴,用創意的鑰匙打開我想象力的大門。我的職業生涯始於作曲家和鋼琴家,鋼琴表演一直是我生活中的主要部分。”
關於靈感來源,埃內斯托曾說:“我的妻子,我的家人和美好的友誼一直都是創作靈感的來源,幸運的是,所有這些40年來始終相伴我左右。我真心感謝所有喜歡我音樂的聽眾,還有那些願意花時間寫下感受的人們。”分享的確成為埃內斯托生命中的特質,他曾向年輕作曲家提出建議:“一定要相信自己,並始終在創作中表達最深切的感受,好的旋律是一切的根本。”
埃內斯托·科塔薩爾的鋼琴曲恰如此,輕盈透亮,憂郁含情,往往初聞綸音即驚為天籟。借用“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通感,他的作品可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是一位用音符來繪畫、用音符來作詩的音樂家,直擊聽者心靈深處,無字勝卻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