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十二時辰”簡史

2019年07月26日08:50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點擊進入“文藝星青年”>>

在引發觀劇熱潮的《長安十二時辰》中,導演在片頭巧妙地利用日晷指示時間,既突出了劇中主題,又渲染了緊張氣氛。大家對這日晷所指示的“十二時辰”有多少了解呢?

青年君今天給各位梳理中國古代的“時間簡史”,全文約2700字,可能需要花費您60個“彈指”、或1200個“瞬傾”、或24000個“剎那”的時間閱讀。

《長安十二時辰》第一集片頭

十二時辰制

在我國古代,基於日月運行以及人類的生活習俗和生產活動規律劃分的分段計時制度,是沿用歷史最悠久的古代計時法。

分段計時制度下,人們最為熟悉的“十二時辰制”大約產生於漢武帝太初改歷以后,由當時參加改歷的天文學家首先提出。

十二時辰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開始將歷法上的12月名稱應用到天文方位上。北方為子位,南方為午位,東方為卯位,西方為酉位,一晝夜太陽運行12個方位回到原處,這樣便產生了太陽位於一個辰位為一個時辰的概念,一晝夜為12個時辰,人們便可以用太陽在天空所處的方位來確定時間。

這套計時方法為人們所接受並沿用下來,《漢書·翼奉傳》中載有元帝初元元年“日加申”,意為太陽位於申的時刻,后又進一步簡化為“午時”等,用十二地支單獨命名。此外,人們還用“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這樣更加形象的別稱,分別對應子時、丑時、寅時等十二時辰。

百刻制

十二時辰制是依據太陽的方位或出沒狀況來判斷的,在陰天或者雨天就讓人難以判斷時間。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漏刻,用來記載時間。

漏刻的使用方法大致是這樣的:將一晝夜分為100刻,夏至白天60刻,夜晚40刻﹔冬至白天40刻,夜晚60刻﹔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當白天開始時,將漏壺裝滿了水,在水面上漂浮著一根帶有刻度的箭。隨著壺水的下漏,浮箭便逐漸下沉,從壺口讀出各個時刻箭上的刻數以報時。

漏刻單獨計時曾經使用了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將百刻分為十二等分,每一個時辰為八大刻加1/6刻,每刻約14分24秒,這1/6又稱為小刻,古人就是用這種辦法使二者統一起來。作出這個規定以后,人們在計算時間時,就統一用某時某刻來表示。

到了清代初期,清政府正式規定一日為96刻鐘,一個時辰分為八刻,一刻為15分鐘。至此,沿用千余年的百刻制“壽終正寢”,“一刻”鐘終於由14分24秒成了今日的15分鐘。

更點制

再來說一下“更”。中國古代五更記時開始很早,《漢舊儀》就有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的記載。雖然出現年代較早,但是明確見諸歷法者,一般以唐代初期《戊寅元歷》為開端。 

在李淳風的《麟德歷》中,給出了計算更點的規定:甲夜為初更或一更,乙夜二更、丙夜三更、丁夜四更、戊夜五更。一更(初更)指戌時,即晚上七點到九點﹔二更指亥時,即晚上九點到十一點﹔三更指子時,即晚上十一點到第二天一點﹔四更指丑時,即第二天一點到第二天三點﹔五更指寅時,即第二天三點到第二天五點。

(責編:韋衍行、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