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弦子腔暨漢調二黃錄制啟動儀式在陝西平利舉行
人民網北京8月17日電(韋衍行) 水墨山岱韻二黃,華章溢彩唱弦腔。近日,平利弦子腔暨漢調二黃錄制啟動儀式在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舉行。平利縣副縣長晏清泉、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歌唱家陳俊華、安康廣播電台副台長冉小虎、平利縣文旅局局長袁守波、文化市場執法隊長陳政、平利縣文化館館長陳尚忠以及一批參與本次錄制的老藝人出席了本次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現場。人民網 韋衍行 攝
弦子腔是平利縣地方傳統戲劇,漢調二黃是陝西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由於受市場經濟和現代傳媒業的沖擊,這兩門古老的戲曲藝術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步入了發展低谷,當地劇團紛紛解散,弦子腔和漢調二黃一度面臨失傳的危險。
平利縣副縣長晏清泉在啟動儀式上指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受市場經濟發展的大環境影響,弦子腔和漢調二黃發展活力不足,受到了沖擊。因此,對於本次錄制活動,晏清泉表示,“這是對弦子腔和漢調二黃的挖掘與保護,更是振興平利‘弦子腔和漢調二黃’的機遇與傳承。”
作為本次音樂錄制活動的牽頭人,陳俊華希望能通過對弦子腔和漢調二黃作品音樂的高度數字復制,達到傳承保護、與時俱進的目的,“平利是我的故鄉,我是聽著弦子腔和漢調二黃音樂成長起來的。多年以后,如果這個項目能為平利弦子腔和漢調二黃的傳承發展起到一些幫助,我想這就是我的初心。”
晏清泉(前排左一)、陳俊華(前排右一)與老藝人鄒益禮(前排左二)、鄒成仁(前排右二)為活動揭幕
參與錄制的許多老藝人年事已高,其中包括原平利縣紅旗劇團的老團長鄒成仁和夫人吳榮華。二老均已年過八十,見証了劇團的輝煌與沒落。自上世紀五十年代劇團成立以來,演出的弦子腔戲曲在當地及周邊省市受到民眾的廣泛歡迎。回憶起那段往事,他們仍然心潮澎湃,“當時每到一處,四面八方的鄉親們都會舉著火把、翻山越嶺來看我們演出。”而面對如今弦子腔和漢調二黃曾日漸凋零的現狀,吳榮華感慨道,“弦子腔和漢掉二黃這麼好聽,絕不能就這樣失傳了!”
劇作家鄒永禮長期從事弦子腔和漢調二黃的戲劇整理和創作工作,對弦子腔和漢調二黃能夠延續至今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期待這次的錄制能引起廣大民眾對於弦子腔和漢調二黃傳承的重視。市級傳承人王和林則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借此燃起對傳統戲曲的熱愛,加入到傳承隊伍中來:“目前我最年輕的弟子也已經45歲了,弦子腔和漢調二黃的傳承和發展需要更多的新鮮血液。”
夏秋之際,暑氣未消。在這樣的天氣下進行錄制工作,對老藝人們來說無疑是一次考驗。但為著弦子腔和漢調二黃的傳承,讓“火把”再度照亮家鄉大地、照進人們心中,他們仍保持高度的敬業精神,力求將最好的狀態呈現出來。當地政府表示將在本次錄制工作完成后廣泛深入宣傳,引導廣大群眾傳承傳唱,採取多種途徑培養弦子腔和漢調二黃人才,確保藝術傳承后繼有人﹔並將藝術創作與當前重要工作相結合,創作出一批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
樂隊現場伴奏。人民網 韋衍行 攝
拓展閱讀:
平利弦子戲,又名弦子腔。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民間“蓮花落”藝人李敬模、李增模兄弟倆,在原有“蓮花落”皮影戲的基礎上,首創用專制弦胡伴奏演唱,改“蓮花落”為小牙子板摻花子擊打拍節,每個唱段融入本地山歌調子和勞動號子,作為“喊腔”結尾落拍,故名“弦子腔”。這一表演形式以平利縣為中心,流行於毗鄰的鎮坪、旬陽、白河、漢濱、嵐皋和湖北竹溪、竹山、房縣及重慶巫溪、巫山等地。
弦子戲聲調以平利地方語音為基礎,音樂屬板腔體,唱腔音樂中的民間說唱特色,每段唱腔末尾必接“丟腔干白”和“喊腔號子”,樂器中專用弦胡伴奏和小牙子摻花擊打拍節,都是弦子戲有別於其他劇種的獨有特征。
2011年5月23日,弦子腔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Ⅳ-153。
漢調二黃,又稱陝二黃、山二黃,是陝西第二大劇種,流行於陝西的安康、漢中、商雒、西安及四川、甘肅、湖北的部分地區。它源自陝南漢江流域的山歌、牧歌、民歌,清代初葉受秦腔影響,並吸收昆曲、吹腔、高撥子等曲調,糅合當地方言,形成了獨立的聲腔劇種。漢調二黃傳統劇目豐富,僅安康一地就有一千二百多種,已挖掘整理出本戲420個,折子戲517個。
漢調二黃共分末、淨、生、旦、丑、外、小、貼、夫、雜十個行當,表演講究細膩精到,唱腔真假嗓並用,悠揚婉轉。伴奏樂隊的文場使用胡琴、二胡、月琴、三弦、阮、嗩吶、笛子、喇叭等樂器,武場則使用牙板、梆子、暴鼓、尖鼓、鑼、鐃鈸等。臉譜樣式眾多,目前收集到的有四百五十多個。
2006年5月20日,漢調二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為Ⅳ-31。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