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舊中有新,新而有根——

新版京劇《大唐貴妃》18年后新裝“返駕”

2019年10月18日07:56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版京劇《大唐貴妃》18年后新裝“返駕”

兩位主演史依弘(右)、李軍在排演 上海京劇院供圖

作為第21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劇(節)目,新版京劇《大唐貴妃》會集史依弘、李軍、安平、奚中路、藍天等上海京劇院眾多名家,將於11月6日至10日亮相上海大劇院。這部誕生於上海並獲得巨大成功的新編京劇,時隔18年后重新打磨,以強大陣容和耳目一新的舞台呈現,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原版《大唐貴妃》(曾用名《中國貴妃》)以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兩部名劇《太真外傳》《貴妃醉酒》為基礎進行改編創作。2001年,該劇在上海大劇院上演,為第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揭幕。當時,梅葆玖、張學津兩位老藝術家與於魁智、李勝素、史依弘、李軍等名家組成三對主角,分別飾演楊貴妃和李隆基。劇中還融入了歌劇、舞蹈、交響樂等藝術形式,成為當年的熱門話題,以《梨花頌》為代表的多個唱段揚名海內外,被廣泛傳唱。

時隔18年,新版《大唐貴妃》以新時代的審美重新演繹。為保証不失原作精華,此次上海京劇院集結部分原版主創,包括編劇翁思再、作曲配器楊乃林、唱腔設計金國賢、服裝造型設計藍玲、指揮王永吉等再度參與創作,同時組成具有豐富經驗的導演組,由朱偉剛擔任執行導演,並邀請獲得國內外諸多獎項的滕俊杰擔任視頻指導,黃豆豆擔任舞蹈編導,原版“親歷者”史依弘、李軍擔綱此次《大唐貴妃》主演,飾演楊貴妃和唐明皇。史依弘作為梅派傳人,她飾演的楊貴妃曾被評為“俏皮婀娜”。

在汲取各方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原《貴妃醉酒》的部分情節將被新的內容置換。劇情在突出楊貴妃和唐明皇愛情主線的同時,加強了對安史之亂等歷史事件的著墨,增強了武戲內容,使全劇更有看點。梅蘭芳《太真外傳》中的翠盤舞也將在重新設計后再現舞台,成為該劇一大亮點。史依弘表示:“梅先生《太真外傳》中的翠盤舞,18年前我是在平地上跳,這一次將還原到一個巨大的翠盤上呈現。”為此,史依弘每天在翠盤上練舞。在這段舞蹈中,黃豆豆特別挑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表演和流行音樂舞蹈學院的學生組成《大唐貴妃》舞蹈隊,他們在劇中將作為來自西域各國的舞者和楊貴妃一起翩翩起舞。

該劇在舞美方面取消原版舞台上的實體建筑,運用多媒體影像技術,將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相融互補,更趨向戲曲藝術寫意、靈動、多變的特色。音樂方面彰顯恢宏氣勢,並引入昆腔,不僅使整體風貌向京劇本體回歸,且在音樂情緒上更為連貫貼合,更好詮釋這出具有傳奇劇色彩、兼容史詩劇氣質的歷史悲劇。

重新打造此劇以便推廣,一直是梅葆玖先生的心願。梅葆玖在生命的最后階段,還在為《大唐貴妃》積極奔走。18年前,新編京劇《大唐貴妃》誕生,因合作單位多、演出成本大等原因,使其推向市場演出的機會較少。史依弘說:“此次重新打造排演,是我們對梅老師的一份致敬,盡最大努力完成他的心願。”

為了讓作品能更靈便地推廣到全國,這次的創作堅持形式服從內容,主創團隊重新梳理劇本,在原作上進行增刪,做到舊中有新、新而有根。該劇表演指導陳超說,面對大師經典,他們有著敬畏和慎重的心態,並非要新編一部梅派新戲或簡單復排,而是要弘揚大師的藝術精神。據介紹,在創排的同時,團隊還將同步打造青春版《大唐貴妃》,為該劇今后深入基層、廣泛演出、走向市場打下良好基礎。

上海京劇院在今年上海國際藝術節上共有7場演出,其中5場是新版《大唐貴妃》的演出,同一台戲兩次登上這一舞台是第一次。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總裁王雋說,藝術節在劇目遴選、委約和制作上始終堅守隻演首演、創新劇目的原則。之所以邀請《大唐貴妃》參演,是因為該劇主創團隊在藝術創作上的突破和追求,給予了歷久彌新的京劇以新的活力和內涵。(記者 黃藝芹)

(責編:劉穎穎、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