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把角色氣韻留在人民心中的於是之

2019年11月04日08:00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小字號
原標題:把角色氣韻留在人民心中的於是之

於是之在話劇《茶館》中扮演的老年王利發

於是之(中)在話劇《茶館》中扮演的王利發

談到中國話劇,不得不提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簡稱“北京人藝”)﹔而談到北京人藝,北京人藝原第一副院長、著名表演藝術家於是之又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於是之憑借表演天賦和超出常人的努力一路成長為戲迷心中不可替代的表演藝術家,並保持了終生的學習和謙遜。他一生視表演藝術為生命,塑造了多個鮮活的藝術形象,其中,《龍須溝》(1951)中的程瘋子、《茶館》(1958)中的王利發、《青春之歌》(1959)中的余永澤、《丹心譜》(1978)中的丁文中、《洋麻將》(1985)中的魏勒等角色堪稱經典,受到幾代觀眾喜愛。

10月25日上午,由作家出版社和北京人藝演出中心聯合主辦的“說不盡的於是之——《我和於是之這一生》新書首發式暨讀者分享會”在北京菊隱劇場舉行。該書作者為於是之夫人李曼宜,雖然因身體原因並未親臨現場,卻通過視頻向讀者勾勒出她心中的於是之形象。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北京人藝演員濮存昕,北京人藝編劇郭啟宏,作家出版社總經理扈文建出席活動。扈文建介紹了該書的出版緣起,濮存昕和郭啟宏現場回憶於是之,並分享了這本回憶錄帶來的觸動。北京人藝青年演員孫茜作為特別嘉賓,講述了自己對於是之和其夫人李曼宜的情感,並朗讀了書中片段《我們的家》。

“於是之是話劇《李白》不署名的作者。”分享會上,郭啟宏談到,在創作《李白》時,於是之對倒數第二場戲有看法,認為還不夠空靈。某種意義上講,郭啟宏是在領會了於是之的想法之后將劇本修改成功的。談及於是之挑選劇本的標准,郭啟宏透露:“於老要求本子要有新意,哪怕這個本子部分情節不合理都行﹔如果一個本子四平八穩,即使一點錯誤都找不著也不要。所以他個性是很強烈的。”

濮存昕也著重談到了於是之對藝術創作的執著精神。於是之在艱難時期擔任北京人藝副院長,他傾注心血最多的就是劇本創作,他也組建起了北京人藝建院以來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作者團隊。對於是之本人的藝術創作,濮存昕以《茶館》為例進行了具體分析:“第一幕,各色人等上場猶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光彩照人,於是之扮演的王掌櫃就像穿糖葫蘆的簽子,守著配角的本分,穿針引線把戲給每個上場的角兒托得舒服、襯得妥帖。戲都是別人的,但觀眾恰恰眼睛離不開他,這種含蓄的藝術追求值得后輩演員學習。”

“於是之的平民氣質來自他的出身和家世,化入了他的血液和骨髓,是從他性格深處透出來的。”談及於是之演繹的角色,戲劇評論家何西來如是說。表演藝術家鄭榕則認為,於是之的表演藝術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北京人藝的風格,他的藝術發展道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北京人藝的藝術發展道路。

2013年1月20日,於是之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是之離開我們快7年了,觀眾還記著他在舞台上塑造的人物形象,這是對一位演員一生努力的最大回報。”於是之夫人、今年94歲的李曼宜說。日前,李曼宜耗時6年撰寫的回憶錄《我和於是之這一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該書起筆自1949年二人的相識相知相愛,有愛情和家庭生活的甜蜜憂傷,更有於是之60余年裡在話劇表演事業和個人命運上的艱難跋涉,道出了演員背后不為人知的酸甜苦辣。這本回憶錄質朴平實、細膩動人,從中可看到這對伉儷貫穿一生的深愛和信任,也闡述了一個學者型演員的孤獨與堅守。因此,不論是研究於是之本人還是中國當代話劇,這本書都有著重要參考價值。

該書的出版也引發了戲劇界的關注。濮存昕透露,演員宋丹丹收到這本書是在排一出戲前,她跟濮存昕說:“我還沒開演呢,看了一下前言就哭了,寫得太好了!是之老師活在我心裡。”“我們現在回憶他,也是在接他的‘氣’。”濮存昕進一步說,“人藝的那口‘氣’就是是之老師給的。”(記者 趙若姝)

(責編:劉穎穎、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