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歌代代傳

楊春光

2019年12月28日05: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麥黃開鐮季節,我回到家鄉山東臨沂。看山看水看巨變,鄉音和一首首難忘的歌曲響在耳邊。

  沂蒙山人生來愛唱歌。在這塊土地上,曾經誕生了《跟著共產黨走》《沂蒙山小調》《沂蒙山區好地方》《願親人早日養好傷》《誰不說俺家鄉好》《我的家鄉沂蒙山》等經久傳唱的歌曲。我出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是聽著這些歌曲長大的。

  此刻,當那些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耳畔響起,我仿佛回到那個年代,走進一個個難忘的故事……

  1940年6月,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十九周年,駐沂南縣東高庄的抗大一分校學員沙洪和王久鳴,創作了《跟著共產黨走》(又名《你是燈塔》)。這首歌很快在沂蒙山根據地傳唱開來,鼓舞著抗日戰場上的軍民。歌詞簡潔明了,極富感染力,曲調鏗鏘有力,斗志昂揚。“你是燈塔,照耀著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著航行的方向……”

  還是1940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團的李林、阮若珊等,根據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帶領人民艱苦翻身求解放的現實,採集、創作出《反對黃沙會》。人們紛紛傳唱。新中國成立后,此歌曲在原來基礎上作了修改、完善,最終定名為《沂蒙山小調》。“沂蒙山上好風光”也通過這首歌漸漸地深入到人們的心中。

  如今,這兩首歌曲的發源地沂南、費縣,已是物阜民豐。費縣白石屋村已成為著名旅游地。一批批年輕人來到這裡,或參觀,或宣誓,或在紀念碑前合影,或唱著“沂蒙山小調”載歌載舞。

  1961年,在這塊土地上,八一電影制片廠為紀念孟良崮戰役而拍攝了影片《紅日》,並創作了主題歌曲《誰不說俺家鄉好》。這首歌唱紅了大江南北。走在蒙陰縣孟良崮戰役指揮部舊址的路上,忽然傳來這首歌:“一座座青山緊相連,一朵朵白雲繞山間,一片片梯田一層層綠,一陣陣歌聲隨風傳……”原來是鎮上的老年合唱隊正在表演節目。

  一名在沂蒙山區征戰中負傷、被沂蒙兒女搶救過來的革命老兵,說自己最愛唱的是《願親人早日養好傷》。他多次動情地說,“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的勝利,是老區人民特別是沂蒙山區人民用小米喂出來的,用擔架抬出來的。我永遠也忘不了沂蒙老姐姐們的恩情。”

  沂蒙山歌代代流傳,歌曲創作的主題也要與時俱進。在蘭陵縣代村,作為全國新時代新農村建設領軍人物的王傳喜,最大的心願是在壯大集體經濟的基礎上,為老百姓做更多的實事。新時代沂蒙“贊歌”的源泉,就是像王傳喜這樣的共產黨人,他們讓沂蒙山歌傳唱不衰!

  而今,再次踏上這片土地,到處都是質朴勤勞的家鄉人民,到處都是欣欣向榮的勞動場面,到處感受著沂蒙山歌裡的美好風光。七十年來,我的家鄉沂蒙山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八百裡蒙山沂水,曾是“四塞之崮、舟車不通、外貨不入、土貨不出”之地,然而,沂蒙山區目前已基本實現貧困人口脫貧,讓人振奮。

  這沂蒙山的景,怎麼看也看不夠﹔這沂蒙山的歌,怎麼聽也聽不厭。鄉情難忘,我的心底永遠縈繞著那首《我的家鄉沂蒙山》:“我的那家鄉沂蒙山,高高的山峰入雲端。泉水流不盡,鬆柏青萬年……鮮艷的紅旗飄揚在沂蒙山。”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28日 08 版)
(責編:李楓、岳弘彬)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王守信任廣東省委常委
  2. 普洱市委麗江市委主要領導同志職務調整
  3. “中國共產黨的全球視野和使命擔當”(百…
  4. 誘導性報道損害自身公信力(鐘聲)
  5. 在這裡,讀懂“偉大的開端”——中共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