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抗“疫”文藝作品致敬“巍巍南山”

2020年02月11日08:05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抗“疫”文藝作品紛紛致敬“巍巍南山”

水彩畫作品《白衣戰士》 葉獻民

漫塑作品《信心》 王增豐

粵劇作品《巍巍南山》 廣州粵劇院

欖雕作品《白衣聖人》 周漢軍

書法作品 馮少協

剪紙作品《三山出擊,戰疫護民》 梁雪芬

插畫《雷神山,火神山,鐘南山》 梁述光

速寫《鐘南山像》 文麟(河南)

時代呼喚英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尤甚。

連日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此次抗擊疫情的戰役中,鐘南山、李蘭娟、張文宏等一批“硬核”專家以及各地一線醫務人員等群體中涌現出的眾多閃光人物,成為當下的時代英雄,起到了穩人心、振士氣的作用。

許多創作者們將目光聚焦在他們身上,而2003年的抗非英雄、今年又以84歲高齡奔赴武漢一線的鐘南山院士,更是成為“圖騰”一般的存在。剪紙、雕塑、書法、戲劇、雕刻、漫畫、油畫、水彩畫……創作者們紛紛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致敬心目中的“巍巍南山”。

“他是一種無形的力量”

從《黃河大合唱》到《英雄兒女》,從《飛奪瀘定橋》到《草原英雄小姐妹》,眾多中國藝術史上的名作、巨作,都誕生在國人遇到巨大挑戰的時間節點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是一次全民動員。在這樣的上下一心、同舟共濟的氛圍中,藝術家不會缺席,藝術之河必然流淌。

“我的這件作品裡,他面帶微笑,右手握拳。我想表現的就是他勇於擔當的使命感與必勝的信念”,廣州市文聯民間藝術家文藝志願服務隊隊長、省文史館員、廣東省锃風藝術研究院院長王增豐在談及自己以鐘南山院士為主題的漫塑《信心》時說。

王增豐說,他覺得鐘南山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他比我足足大了10歲。一、他人品人格高尚,敢講真話﹔二,知識、技術豐富、過硬。他發揮了共產黨員的先鋒作用,非常感染大家。我是把他當做英雄來看待的!”他說,看到鐘南山,“不需要講更多的道理,他是一種無形的力量”。

“向鐘南山院士致敬”,這是廣東畫院副院長馮少協揮筆寫就的一件書法作品。這位擅長肖像畫的名家,不是沒想過用油畫來表現鐘南山,且已經收集了很多視頻、照片等資料,但很快他發現,全國已經有太多畫家已用畫作進行表現,所以“對鐘南山先生的敬意,我就換成書法來表達吧”。

“中國人民奇跡般建成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山’是人民的靠山!是民族的希望!相信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同心協力,定能戰勝疫情!”剪紙藝術家梁雪芬表示。她創作的剪紙作品上,鐘南山居於前方正中,左右分別是傳統風格的雷、火擬人形象,上方正中的葫蘆和十字,象征著醫護人員的“懸壺濟世”。

普寧剪紙藝人張玉萍的《中國加油》作品中,挂著聽診器的鐘南山眉頭略蹙,目光深邃,背景是“隻爭朝夕,不負韶華”的字樣。這種在春節期間習慣用來作為喜慶之物的傳統民間工藝品,今天成為了表達普通人質朴心聲的好工具。

很多以鐘南山為主題創作的作者,並非“大藝術家”,但作品之美在當前的語境中看來,並不遜色。

增城藝人周漢軍,以廣州特色欖雕的形式雕刻了戴著口罩的鐘南山頭像。他說,這件《白衣聖人》就是為了“書寫人民,謳歌英雄,鼓舞斗志,溫暖人心。”南海藝術高中美術科組的文宇瑞老師,以一件水彩畫《又見南山》表達敬意。“兩次疫情,他都成為防控戰線最關鍵的轉折點”,文老師說。

而在廣州城建職業學院教授劉境奇的筆下,“有一座山叫鐘南山”幾個碑體大字如刀劈斧鑿。

劉境奇說:“現在是疫情控制關鍵時期,誰也不能打擾鐘南山院士,但我希望他能看到這幅畫,這是我們夫婦的一點心意。我想,也一定能代表很多中國人此時此刻對鐘南山院士的情感。”

全國畫家都在畫他

在抗擊疫情的戰役中,勇於奔赴第一線的,都是戰士。鐘南山無疑是這戰士群像中的一座豐碑。與他同行的,還有千千萬萬或有名,或無名的人。他們崗位有別,能力各異,但都滿懷赤誠之心,堅定信念。他們是我們最終戰勝疫情最有力的信心來源。

廣州畫院前副院長葉獻民繪制了《白衣戰士》,他感慨表示:“我被他的無畏精神所感動,創作了這幅水彩畫《白衣戰士》向他致敬。”

廣東畫院專業畫家李節平這幾天在快馬加鞭創作鐘南山院士的肖像。這件作品的規格為165cmx145cm,在他拍攝的創作視頻中,隨著鏡頭一步步推近,可以感受到鐘南山院士眼中的凜然正氣扑面而來。

日前,廣東省動漫藝術家協會肖像漫畫委員會及廣州市動漫藝術家協會肖像漫畫藝委會向全國的肖像漫畫愛好者們征集“鐘南山和一線醫生”漫像漫畫作品,並在公眾號上分批發布。在創作者們的筆下,鐘南山或手持利劍,或目光堅毅,如山一般穩健,給人以安定的力量。

“剎那間”——這一個由廣州市美協人物畫藝委會搭建起來的速寫群,共網羅了來自全國愛好速寫的藝術家超過450人。這段時間無論何時,隻要一點開群頁面,幾乎都會看到畫家們發上來的關於戰“疫”前線的新作。

當中,以鐘南山為主題的作品佔了相當的比重,河南文麟、吉林於廣生、廣州蔡施能、西安韓平剛……五湖四海的作者,不約而同地用自己的理解,描繪出鐘南山的形象。

在這些逸筆草草的作品中,我們能看到鐘南山那句鏗鏘有力的話:“武漢本來就是一個英雄的城市,有全國、有大家的支持,武漢肯定能過關!”能看到他82歲時在家中舉啞鈴鍛煉身體的樣子,能看到他眼角飽含的熱淚。多側面、多角度的呈現,展現出這座“大山”的溫厚與寬博。

其實很多創作鐘南山主題的藝術家,並沒有親眼見過這位名醫。但得益於發達的媒體傳播技術,大量的圖片、視頻以及文字,都能讓人細細了解他的言行舉止。

很多作品都是畫家們對著電視機、手機、報紙,捕捉一瞬間的畫面迅速勾畫出來的,朴實而生動,鮮活而感人。

有種感動叫南山風骨

英雄的意義,是能夠在最艱苦的時刻,給人以信心和力量。

日前,公益歌曲《天使的面具》上線。“靜待日出之時,天邊黎明,好音樂好聲音歡呼不停,卸下面具,享受美麗風景。”平實動人的歌詞、朗朗上口的旋律打動了無數觀眾。歌曲MV的開頭,就是鐘南山包含感情說出那句“武漢是一個英雄城市”的鏡頭。

許多詩歌也在歌頌鐘南山。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余楚杏的《南山風骨》中這樣寫道:“有一種武器叫真理/有一種責任是擔當/有一種精神叫勇氣/有一道風景稱脊梁/有一聲斷喝萬民安。”寫出了鐘南山的學人風骨。

廣州粵劇院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創作出了粵劇小戲《巍巍南山》。經過一輪緊張的創排之后,該作品2月5日凌晨正式出爐。該作品以廣州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為主角,講述醫護人員面對疫情堅定信心,擊破謠言,眾志成城,共克時艱。作品謳歌了以鐘南山為代表的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醫護英雄們。該劇編劇李新華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小作品也要體現大情懷。” 該劇主演陸敏渭在排練的時候對前線醫護工作者的奉獻精神感同身受,“有幾段念白都哭了出來,要稍作情緒調整才能繼續念下去,太感動了!”(記者 卜鬆竹)

(責編:劉穎穎、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