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品線上文物 覽古今歷史

陳濤
2020年02月26日08:02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品線上文物 覽古今歷史

良渚文化刻紋玉璧

“黔寧王遺記”金牌背面

“黔寧王遺記”金牌正面

文物,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歷史,也維系著生活在同一文化圈裡人們的情感認同。那些平素裡“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寶貝精品,如今因為一場場“雲展覽”,與藝術愛好者們的距離陡然拉近了。零距離觀看,讓觀者與文物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變得不再遙遠。

上周起,首都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推出“首博電台”,從現有的特展——“穿越——浙江歷史文化展”“1420:從南京到北京”裡,各選一件重點文物,結合圖片、音頻,呈現“物之聲”。無獨有偶,中國園林博物館的“線上課堂”同步開講,帶觀者再次“回到”展廳,讓觀者宅在家裡也能獨享專場導覽。

從距今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到戰國時期號稱“戰國第八強”中山國的興衰起落,再至明代沐氏家族綿延百年的清正家風,它們如同時空裡一顆顆璀璨明珠,向后人昭示一段段依然鮮活的歷史。

良渚禮器“三大件”

現陳列於首都博物館的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刻紋玉璧,是目前國內出土的面積最大的良渚文化刻紋玉璧。其重要性不僅在於個頭大,更重要的是它的兩側各有一個罕見的刻畫符號,刻痕極其纖細,其一為陰刻盾形層台,中間有一飛鳥紋飾,有學者認為這個符號與祭壇相關﹔玉璧的另一面刻有形似玉璋的紋樣,至於具體傳遞何意,目前尚未有定論。

去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良渚古城遺址,除了發掘出大量建筑群,出土的眾多文物中,玉器是當之無愧的焦點。出土於良渚反山十二號墓的一隻玉琮,高8.9厘米,內圓外方,是迄今為止品質最佳、體量最大的玉琮,堪稱“琮王”。發掘於同一地方的一塊玉鉞,是目前唯一雕琢有神人獸面紋和鳥紋的玉鉞,堪稱“鉞王”。透過它們,今天的人們才得以看出當時社會的規制。

可以說,要解讀良渚文化,得先學會識“玉”。因為它不僅是良渚文化的重要內涵和特征,也是中華文明進程中極具特色的物化形態。眾所周知,中國自古崇尚玉文化,玉比青銅器更早成為“禮”的象征物。而且,古人生前多佩玉。《禮記·玉藻》有雲:“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征角,左宮羽。趨以《採齊》,行以《肆夏》,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后玉鏘鳴也。”不過,與中原地區有所不同,在良渚文化中,大量玉器還被發現運用於祭祀與征戰,其中,玉琮即為祭祀所用,而玉鉞常為征戰之用。

有學者由此推論,處於東南沿海的良渚地區,人們憑借殷實的農作物生產,較早搭建起龐大的社會結構,進而從自然崇拜轉向君權(神權)崇拜。這也佐証了以玉琮、玉鉞、玉璧為代表的良渚禮器“三大件”,成為軍權、王權的標配。

揭秘“戰國第八強”

言及百家爭鳴的戰國時期,人們大多會想到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然而,撇開“七雄”,彼時中原大地還存在諸多名聲稍遜、自帶神秘光環的國家,中山國便是其中之一。

中國園林博物館舉辦的虛擬展覽之“劍指蒼穹的執著——走進古中山國”,便為人們揭開了這個有著“戰國第八強”之譽的古國風採。

“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如今的河北省所轄區域,在兩千多年前除了分屬燕國、趙國外,還有一片區域乃中山國的勢力范圍。這個並非周王室分封的非“正統”國家,同樣曾經擁有輝煌的歷史。出土自這裡的三件刻有長篇銘文的青銅器被稱為“中山三器”,上面記錄了此前未見與歷代史書的有關中山國的史實。此外,銘文還提到了“皇祖文武,桓祖成考”,從中可知中山國有名號為文公、武公、桓公、成公的幾代國君。

生逢亂世,為了在列國之間求生存,由狄族的鮮虞部落建立的中山國效仿華夏諸國,逐步完善政權及禮樂制度,居民由游牧生活轉向定居。展出的不少文物都能看出中原傳統文化的印記,其中較知名者,有錯金銀雙翼神獸、十五連盞銅燈,以及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等。從這些器物上不難發現,無論是車馬器、屏風座還是連接扣器都運用了雲紋造型,色彩絢麗,動感十足,說明起於北方草原的中山國歷經數百年已與中原民族漸趨融合,呈現出剛柔並濟的風格。

盡管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方面已逐漸華族化,中山國依然有著游牧民族的鮮明烙印,素好田獵便是例証,那時的田獵活動既是娛樂,從某種層面看也是軍事演練。也正是這種好武之風,讓它得以屢屢以弱勝強,綿延國祚。《戰國策·齊策》載曰:“中山悉起而迎燕趙,南戰於長(房)子,敗趙氏﹔北戰於中山,克燕軍,殺燕將”。其以千乘之國力而迎戰兩個萬乘之國,其國力、軍力之強,可窺一斑。

沐氏金牌傳家訓

首博今年的開年特展“1420:從南京到北京”,圍繞明代遷都北京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敘事展開。

此番走進“首博電台”的“黔寧王遺記”金牌,是我國古代墓葬中發現的唯一一件來自顯赫家族的家傳遺訓,屬國家一級文物。金牌通體呈圓形,直徑約13厘米,由純金打制。金牌上部裝飾有兩片蕉葉,頂部有一圓形穿孔以便系繩。正面居中刻“黔寧王遺記”五個空心大字,左右兩邊分別刻“此牌須用”“印綬帶之”兩行文字,字體略小。背面刻字五行,內容為:“凡我子孫,務要忠心報國,事上必勤慎小心,處同僚謙和為本,特諭,慎之,誡之。”

不難看出,這塊金牌實則是“家訓”,背面所刻文字乃明代開國功臣、黔寧王沐英對后代的教誨。對於沐氏,讀過金庸武俠小說的人們,對《鹿鼎記》裡單純可愛的沐劍屏應該不會陌生,沒錯,她便是沐氏后人、雲南沐王府的小郡主。至於這份傳世家訓,其意在訓誡子孫供職朝廷首先要忠心報國﹔對上級要敬重有禮、謹言慎行、勤勉盡責﹔與同僚相處則要以誠待人、謙恭平和。蘊含著儒家為人處世之道的此三十字家訓,意在提醒后人秉持清正家風。翻閱史書,不難看出,有明一朝,沐氏家族歷12世,兩百余年間屹立不倒,或許與他們奉行嚴格的家訓不無關聯。

吊詭的是,這塊傳自先祖的金牌,出土於沐英后人、明黔國公沐叡之墓。在他鎮守雲南期間,由於平定叛亂不力,被人擄走府印,因此獲罪奪爵下獄。在其墓中隨葬品裡發現刻有祖宗遺訓的金牌,更顯意味深長。

(責編:劉穎穎、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