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燕子又飛到古巷人家前,那些不知往返多少次壘成的泥窩,安在屋檐底下,給人一種祥瑞的希冀。鄉村錯落的電線,成為燕子時而停歇、時而嬉戲的琴譜。窸窣的腳步聲,三三兩兩照面回蕩的鄉音,間或混合燕子的啼叫,催生了青瓦上的苔花綻放。走過多少時光的古街,依然顯出別樣的從容。可是,卻獨獨少了我至愛的父親。每次走在回鄉的路上,我都恍惚覺得,父親仍然在海風盤旋的每一條熟悉的巷道等我,等我回家。
清明前夕,我選擇提前兩周回鄉看望父親。家鄉的大王山,山道上的紅梽木開得正艷,黃心柳的花蕾凝結著清香。
這些年,想父親時,我就上大王山。每次去,總帶上鮮花和父親愛吃的東西,恭恭正正地敬奉在跟前。有一回,一種不知名的鳥兒盤旋於山,發出嗚啾的叫聲令人難忘,它似也在陪我傾訴思念。
這些年,每感孤寂時,我還與父親留存的相片對話。在我心中,父親是一條高大的漢子,幾十年來默默地用他的雙肩,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擔,把子女撫養成人。在許多艱難的時刻,我總會聽到他對我們這樣說:平安就好,平安二字值千金。
今年初,因為疫情,“宅”在家中,我便時不時與父親傾訴著——
轉眼正月十八了。疫情似魔,然而,那些義無反顧逆行的醫護人員,那些日日夜夜趕工建設的工程隊,那些無可計數默默奉獻的人們,他們都是多麼可敬可愛的人!正是他們,給我們帶來光明與希望。
二月初四了。時間過得真快!窗外的太陽,似也在加把勁,用自然之力驅趕病魔。午時,我步行至公園,看到白鷺斜掠江面,久違的景致向水而生,當路過橋邊,那樹叢中啼叫正歡的鳥兒,讓人一下子豎起耳朵。哦,這人間的春色!人們是多麼需要這浩蕩無邊的生機……
農歷二月十七了,陽歷已是3月10日。街上許多餐飲店逐漸擺脫疫情影響,人們正甩開手腳,裡外消毒,每日採購洗切,煎煮炒燉,訂單外送,忙個不停。忙,原來確是一件好事!開門了,敞亮就是好!
今天是農歷三月初一,陽歷3月24日。各地復工復產,生活逐漸恢復。午后,驚雷起,雨聲切。但很快,風就將橋面上的水吹掠汲干,江水因風疾之故,波紋晃閃,從遠至近,又從近蕩遠。突然間,竟見到遠處有大朵浪花涌動,原來是有人奮臂夜渡閩江!這撥動春水的姿勢,是如此充滿活力!令人渴盼已久的消息傳來。武漢也將要解除交通管制了!這是一段多麼艱難而又眾志成城的歲月……
父親知道我所有的心事。
此刻,家鄉的大王山上,一山雲霧中,我細細地用紙巾拭去碑上的灰塵。父親依舊慈愛地凝視著我,似乎對我說:會好的,會好的﹔平安就好,平安二字值千金!
站在天地間,我在心裡重復著父親的話,我默默地為世間的安寧祈福。
下山時,數隻燕子在樹梢跳躍。它們是報春的使者,它們銜起春天的泥,一點一點,營造著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