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越國“土石金字塔”(考古進行時)

田正標

2020年05月30日04: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為安吉龍山107號主墓隨葬品陶瓷器組合。

  安吉龍山107號古墓葬(俗稱八畝墩),位於浙江省安吉縣遞鋪街道古城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山越國貴族墓群中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一座貴族墓園。整個墓園由主墓、外圍陪葬墓和隍壕三部分組成,包括隍壕在內,總面積達3.5萬平方米。

  2016年10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開始了為期3年的考古發掘,目前,已完成主墓、外圍陪葬墓的發掘,完整揭露了整個墓園。主墓是在修整后的小山頂部人工夯筑而成。人工營建部分的垂直高度達15米,所用土石方量2萬多立方米。整體氣勢恢宏,工程量巨大,堪稱“東方土石金字塔”。

  土台營建採用分塊版筑技術,墓道邊壁發現了立柱、橫撐木及竹籬笆痕跡,為江南大型土墩墓熟土堆坑找到了關鍵性証據。從墓葬堆筑和隍壕挖掘的體積推算,當時挖掘、搬運土方將近4萬立方米,護坡石材千余立方米。其構筑規模、用材量、用工量在其他低等級墓葬的千余倍之上。

  主墓北側發現一個長條形器物坑,坑內密集擺放陶瓷器,其中原始陶瓷器成組集中在西段,帶蓋印紋陶器整齊排列在中、東段,個別陶罐內尚存牛骨和海產角蠑螺,初步推斷陶瓷器內原應盛放不同的物品。

  346件隨葬品包括陶瓷器和玉石器兩大類,幾乎均為陶瓷器。主墓除225件陶瓷器外,還在獨木棺內外發現大量玉石器,包括綠鬆石、玉、瑪瑙、螢石、水晶等,玉簪、綠鬆石組合髻及成串管珠組成的冠飾和服飾最為精美。位於頭部的冠飾由綠鬆石管、珠和瑪瑙珠穿綴成發髻,玉笄仍插於髻中,對稱的步搖一應俱全。綠鬆石珠中有的僅半粒芝麻大小,卻每粒均有穿孔,工藝高超。

  多數墓葬共存一定數量的泥質或夾砂陶盆、越式鼎、三足盤、汝釘足壺等,顯示出越文化特點。越式鼎、三足盤大小遞減,受中原列鼎制度影響。主墓及個別陪葬墓出土少量中原及江淮地區特點的仿銅陶鼎和袋足盉等,是墓園范圍內的非越文化因素。

  本次考古發掘首次發現並完整揭示了一處越國高等級貴族墓園,墓園要素齊備、布局整齊、結構獨特。它填補了越國貴族墓園制度研究的空白,彌補了文獻記載較少的東周越國早期歷史,對研究越國的歷史文化和疆域變遷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30日 08 版)
(責編:楊光宇、曹昆)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王守信任廣東省委常委
  2. “中國共產黨的全球視野和使命擔當”(百…
  3. 誘導性報道損害自身公信力(鐘聲)
  4. 激發短視頻的正向社會價值(人民時評)
  5. 普洱市委麗江市委主要領導同志職務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