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未完成的交響曲 芬蘭當代藝術“隨物生心”在滬預展開幕

2020年05月31日08:2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未完成的交響曲 芬蘭當代藝術“隨物生心”在滬預展開幕

 芬蘭藝術家組合湯米·格倫德和佩特裡·尼蘇南在中國的首個個展“隨物生心”於30日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涵蓋了藝術家運用不同媒介材料創作的21組件作品,包括裝置藝術、影像新媒體、攝影、繪畫,全面呈現了藝術家的藝術創作實踐。但因疫情的原因,預展期內將為觀眾展示其中的17組件作品。 

湯米和佩特裡是芬蘭重要且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家組合。策展人馬楠介紹:“他們的極簡原則不僅體現在媒介語言上,更深入到與整個展陳空間的對話之中,在順應空間自有形態的基礎上,讓作品與空間互補長短至達成合力。”而由工業建筑遺存改造而來的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其內部特有的老廠房鋼架結構打造了一個任由自然光穿梭的通透空間,這充滿理性浪漫的空間與藝術家的作品形成了一種無聲的呼應。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館長甘智漪在預展開幕式上表示:“盡管藝術家目前無法在現場指導布展工作,作品《混色器》《彈力場》《平面》《鋼絲裝置》涉及相關技術問題將暫時無法完整呈現,但是這一場“未完成”的展覽正是我們積極面對“危機”與“未知”的一次藝術宣言。希望本次展覽如同舒伯特那首交響曲《未完成》一般,盡管有形式上的不完整,卻為作品的光芒打開了窗口。” 

展覽“隨物生心”在展陳方式上完全尊重美術館的建筑構造空間,藝術家利用一樓核心筒大廳與二樓回廊形特點,實現了作品與現場的完美結合。大型裝置作品《流動的風景》是藝術家根據美術館核心筒空間的特性而創作的場地限定版本。隨著帆船布料的形態不斷變化,空間便在這個過程中隨之“收縮-擴張-收縮”,在空間的張弛之間,一種微妙的博弈關系便由此產生。 

以聲音與空間的配合調動觀眾的感知力,這也是湯米和佩特裡作品的特點之一。游走於美術館二樓,觀眾將被各種動態裝置所發出的不同聲音層層包圍。作品《高頻裝置》位於二樓北展廳,兩個拋物面反射鏡在展覽空間的兩端相對而立,其中一個揚聲器的聲音音高是穩定的,而另一個揚聲器的聲音音高則依蓋革計數器的脈沖變化而變化,而該脈沖是隨著背景輻射的變化而隨機變化。

此次預展將於5月31日對公眾開放,並免費持續至正式開幕。 (記者 張亨偉)

(責編:劉婧婷、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