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嫦娥”拍了拍古人:你們的夢想 后人實現了【2】
2020年06月24日18:35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神箭”助力
遠古時,天空有時會出現10個太陽,給人類帶來了災難。為了拯救人類,后羿手持神弓神箭,向9個太陽射去。隻見天空出現爆裂的火球,墜下一隻隻三足烏,天上隻留下了一個太陽。后來,人們用“神箭”比喻特別高超的射箭技術。
后羿射日 資料圖
今天“神箭”的內涵也逐步豐富,長征二號F火箭就享有“神箭”美譽。20年間,長征二號F火箭以13次完美的飛行,100%發射成功率,將5艘無人飛船、6艘載人飛船、2個空間實驗室送入太空。
執著“天問”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誰能極之?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兩千多年前,中國偉大詩人屈原在長詩《天問》中,從宇宙之本源到陰陽之俱化,從天地之構造到星辰之往亙,對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進行想象與發問。
兩千多年后,中國行星探測任務正式命名為“天問”,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為“天問一號”,中國人將帶著屈原“天問”的精神飛向火星,甚至更遠的行星,去擁抱星辰大海。
“夸父”逐日
相傳在黃帝時代,夸父族首領想要把太陽摘下,於是開始和太陽賽跑,在口渴喝干了黃河、渭水之后,在奔於大澤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軀化作夸父山。
夸父逐日 資料圖
夸父計劃,即得名於神話中的夸父。這個計劃是中國的一個太陽監測衛星計劃,又稱空間風暴、極光和空間天氣探測計劃。該計劃發布時曾引起了巨大關注,吸引了10多位國際著名空間科學家參加。
回首歷史,從嫦娥奔月、牛郎織女、萬戶飛天,到如今的探月工程、北斗導航系統、火星探測計劃,古人關於無垠天空、蒼茫宇宙的想象與探索,正在今天一步步的變成現實。時間有力量,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后人實現了呢。
![]() |
(責編:劉婧婷、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