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學》提升中國飲食文明

白庚勝

2020年08月20日08:0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今年4月,《食學》再版,並被英譯、日譯后在國外發行,受到好評。2019年,該書作者劉廣偉應邀在日本召開的G20大會“世界食學論壇”作主旨講演,其研究成果被寫入《淡路島宣言》。之后,他被美國烹飪研究院授予榮譽院士,因為他提供了一件最新最有品位的“解決當前全人類食事問題的公共產品”。

  《食學》不是食學史,也非食學概論,更不是飲食技法手冊,而是圍繞著食物生產、食物加工、食物利用、食物秩序、食事治理明確食學的性質、定位、任務、法則,正確引導人們的食事、食為。它對人類飲食歷史、現狀進行了系統梳理、深刻分析和生動表達,並結合作者多年的餐飲實踐、技藝創新,建立了獨具中國特色的食學理論體系,並努力確立食學在人文社會科學中的學科地位。

  書中有很多振聾發聵的思想與創意,如作者主張食物生產、加工、利用以一條線貫通、聯動,統一領導規劃,統一標准規范,統一立法執法,以避免九龍治水式的零碎化、片斷化。他構建了食事認知的3一13一32體系,從12個維度出發,提出食前、食中、食后三階段合理安排飲食。一改食生產、食利用、食秩序的正金字塔結構模型,他認為以食利用為首要的倒金字塔結構才更為合理,作者總結的3562吃法,無疑是對六大飲食陋習的絕妙糾正。

  劉廣偉認為,健康中國尤為重視健康飲食,以減少個人病痛、家庭醫療負擔和社會醫保壓力為目標,將相關投入大量轉移到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治理、珍稀動植物保護以及扶持農業、農村、農民這個飲食根本上來。建立飲食教育學,要從娃娃抓起,使健康飲食意識進入廠礦村社、學校軍營,春風化雨,入髓入腦,成為大家的自覺行為。這一將飲食政治、飲食經濟、飲食生態、飲食技術、飲食管理、飲食文化融為一體的戰略思考,無疑有重要意義。

  《食學》目標高遠,既穿透歷史、富有人類情懷,又立足於現實,調動了環境學、生物學、營養學、醫藥學、管理學、社會學、文化學等諸多領域的知識,將食物的加工、儲藏、運輸、安全都納入研究視野,是理學、工學、人文學的有機統一,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與現實意義。

  《食學》渴求建立在必需、理性、合理、健康、快樂基礎之上的飲食習慣、秩序、文明,提高中華民族的健康水平,將中國飲食文化提升到一個更高的飲食文明層次。它呼喚無污染的藍天、白雲、綠水、青山、陽光、空氣,堅決阻絕形形色色的“病從口入”,杜絕暴飲亂食,維護可持續發展,拒絕對無機肥料的過度使用、對食品添加劑的亂用、對農藥的惡施濫施、對家禽家畜的轉基因技術荼毒,以筑起飲食安全的銅牆鐵壁。

(責編:劉喆、魯婧)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王守信任廣東省委常委
  2. 普洱市委麗江市委主要領導同志職務調整
  3. 誘導性報道損害自身公信力(鐘聲)
  4. 全國就業人員達7.5億
  5. 在這裡,讀懂“偉大的開端”——中共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