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學滋養人生(序與跋)

陳思和

2020年08月25日05: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8年10月,編輯找到我,希望我領銜為音頻平台做一門現代文學的課程,打造一個音頻課程的教學團隊。

  組建的教學團隊,以復旦大學中文系現當代文學教研室部分教師為主,也吸收了一部分其他院校的教師。在近20年的發展中,復旦大學現當代文學學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研究組合和研究風格,個人的研究與整體的組合構成良性循環,在文學史研究、重要作家研究、當代文學批評三個方向齊頭並進,穩步地豐富學科內涵。這次音頻課程的上線,是對我們教學與科研工作的一次社會檢驗。

  我一向認為,高校的教育不應該局限在校園內,高校的資源應該在適當的條件下為社會服務。復旦大學開放性辦學的氛圍有著悠久傳統,從我自己做學生聽課時開始,在課堂上就不斷地結識來自校外的聽課者,他們可能是來自附近高校的學生,也可能是來自社會上的熱愛文學的自學者,甚至有退休人員。他們為了求知,自己拿著小凳子,悄悄地坐在教室的空余地方。我以前講課的時候,經常聽到學生抱怨他們來遲了就找不到座位。當時我就想,如果有可能通過某種方式,把高校的優質教學資源向社會開放,讓更多的學習者受益,那多好啊!

  現在的音頻平台滿足了這種社會需要。我經常在出租車上遇到司機們邊開車邊收聽音頻節目。自從我領銜的這門課程上線以后,也經常會收到來自不同地區的聽眾對我表示感謝,由此我深感安慰。音頻的聽眾有不同的文化層次。剛開始參與的時候,不少朋友想勸阻我,怕我被所謂的“流量”弄得疲憊不堪。那些知我愛我者的善意提醒,我是深深領情、深記在心的。但我也知道,任何文化創造和精神產品,都需要放到社會實踐中去接受檢驗,我們可以選擇我們的聽者、培養我們的聽眾,並且在自己的學科領域內,盡可能地尋找更多知音。如果我們的人文教育資源能夠與更多人共享,不管怎麼說都是好事。這是我以前投入出版活動的初衷,也是今天嘗試新媒體教學的目的。

  當然,面對社會聽眾與面對在校的學生畢竟是不一樣的,后者更多的是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培養人才,而前者不是。對於社會聽眾,更需要的是通過文學來發生感情的作用,豐富人性內涵,鼓勵人們對真善美的自覺追求,提升人們對人生百態的澄明的洞察能力。為了這個目的,我與我的團隊一起設計了“文學與人生”的課程,從文學看人生,突出對優秀文學作品的解讀,從作品內涵來分析人生百態。文學是人學,好的文學作品一定表現人、人性、人的生命現象及其折射的人生社會現象。我們把重點落實在這個維度,希望聽眾通過聽課能夠舉一反三,融入自己的人生經驗,使文學豐富對人生的理解,也使人生豐富對文學的解讀。

  現在,我們的課程已經結束。出版社要出版我們的講稿,我覺得這份講稿還談不上成熟,但至少完整地呈現出音頻課程的本來面目。將以魯迅為代表的現代文學向社會講解普及,本身就是一種有益嘗試。普及性的文化產品很難做到精致和完善,但是我們會繼續努力,現在交出的只是一份初步的答卷。希望我們以后有機會不斷修訂不斷改善,把這項工作做得更好。

  (《中國文學課》:陳思和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文為該書序言,本版有刪節。)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25日 20 版)
(責編:岳弘彬)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王守信任廣東省委常委
  2. 普洱市委麗江市委主要領導同志職務調整
  3. 誘導性報道損害自身公信力(鐘聲)
  4. 全國就業人員達7.5億
  5. 在這裡,讀懂“偉大的開端”——中共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