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表演藝術家朱世慧

專攻丑角見真功(藝術生涯·“梅花”這樣綻放 ⒂)

陸  蕾

2020年11月02日06: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為京劇《徐九經升官記》中朱世慧劇照。

  他是《徐九經升官記》裡左右為難、如坐針氈的“癟官”,是《膏藥章》中質朴善良有正義感的膏藥章,是《法門眾生相》裡的太監賈桂……朱世慧以精到講究的表演挑起大梁,將丑行立於京劇舞台中央。在中國戲劇梅花獎連續29屆的評選中,僅有兩位京劇丑角演員獲得該獎,朱世慧是其中之一。更難得的是,他憑借《膏藥章》《法門眾生相》兩度“摘梅”。

  剛入戲校時,朱世慧學的是老生行當,與丑行結緣出於偶然。他生性活潑,常冒出些“怪點子”,在課堂上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有一次被老師要求留堂罰站。誰知,選拔丑行的老師那天剛好來選學生,好奇的朱世慧從窗戶外一探頭,立刻被老師相中:這孩子,有靈氣!可是,朱世慧的父親不同意孩子由老生的主行當轉為當“綠葉”的丑行。在學校老師的協調下,朱世慧在戲校裡一邊學老生,一邊學丑行,這也使他掌握了更多藝術表現手段,為今后的創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如今,年過七旬的朱世慧仍然很忙。

  他忙於揣摩人物。不論在出差的火車、飛機上,還是在閑暇時的書報、電視裡,朱世慧都不放過觀察生活百態、體味人物情態的機會。1987年,朱世慧與導演余笑予合作,排演他的第一部梅花獎大戲《膏藥章》。為了找到膏藥章的人物感覺,朱世慧參考了很多資料,多次反復觀看北京人藝的話劇《茶館》。從茶館掌櫃王利發到黃宗洛演的鬆二爺,從人物造型到說話的姿態、味道,朱世慧揣摩、體味、吸收、提煉、化用,找到膏藥章這一京劇角色的人物氣質。“要體會、揣摩典型人物在特定典型環境中的典型反應,演出屬於‘這一個’人物的獨有神採。這需要演員多觀察生活,演的時候‘用心’‘入情’,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的表達。小細節裡往往孕育著大文章。”朱世慧如是說。

  他忙於將角色與京劇丑行的“唱做念打舞”“手眼身法步”相結合,在遵循京劇本體藝術風格的基礎上,力求化程式於無痕。朱世慧深知,藝術的可貴在於個性化,京劇藝術的特點是魅力根源。1981年,朱世慧創排的第一部丑角挑梁的大戲《徐九經升官記》遇到了難題:為丑行設計唱腔。京劇中,丑行在傳統戲中的唱多數為四六句,沒有行當本身的完整聲腔系統,無可參考。但以丑為主的大戲,沒有唱怎麼行?為此,朱世慧大膽創新。劇中第八場,徐九經錯判案件,編劇寫了一大段唱。朱世慧一看,這是老生伍子胥,哪兒是丑角徐九經呀!朱世慧找到編劇,希望從創作源頭就給丑行的唱提供基礎。為這段唱,幾個人絞盡腦汁。最終,這段為丑角設計的唱腔膾炙人口。

  在朱世慧的每部戲中,他都要求自己必須留下展示、凸顯丑行特色的段落,又要有所突破。念白是丑行的重要表現手段。在《膏藥章》裡,朱世慧特意設計了一段“報藥名”的念白,為的是加重念白的難度從而凸顯丑行的“嘴裡功夫”。朱世慧以生活化的、口語化的技法,表現出市井小民膏藥章在危機之時的聰明和機智。

  上世紀90年代,朱世慧主演的《法門眾生相》再摘梅花獎,並獲得文華大獎。在這部戲裡,朱世慧飾演的太監賈桂有一段重頭戲。在全黑的舞台上,三束追光集中在朱世慧的身上,樂隊全歇,沒有鑼鼓,沒有音樂,朱世慧一個人與觀眾“聊天”,完成一段長達8分多鐘的內心獨白。“念白就是沒有音樂的唱,這段要念出京劇的味道、節奏和氣氛來。”這段“自白”也成為朱世慧的保留節目,每每演出,台下觀眾反響熱烈。

  他忙於在守正基礎上創新。他扎根京劇,“跨界”嘗試,涉足其他藝術表演領域,從各個藝術門類中汲取營養,豐富京劇丑行新的表現形式和表演手段。朱世慧和各界藝術家合作過小品、合拍過電影、一起說過相聲,還主持過戲曲界的很多節目,用開放謙虛的心態兼收並蓄。

  自2005年至今,他還忙於湖北省京劇院的劇院建設和人才培養。2005年,朱世慧擔任湖北省京劇院院長,他要求自己“遵照京劇的規律辦事。要用眼去識人,用心去愛才。”他規劃劇院發展藍圖,不斷完善從主演、配演、樂隊、武戲演員到群演的“金字塔形”人才結構,培育了三個梯隊的人才隊伍。

  朱世慧一生專攻丑角,卻屢屢讓觀眾領略“丑”中見美的藝術魅力。從表演藝術家到京劇院團管理者,他的成就和付出,既是個人的藝術事業追求,也為京劇國粹的傳承與弘揚,譜寫下了漂亮的一筆。

  朱世慧,國家一級演員,湖北省京劇院名譽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工丑行,代表劇目《徐九經升官記》《藥王廟傳奇》《膏藥章》《法門眾生相》等。獲第六屆、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02日 20 版)
(責編:馬昌)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王守信任廣東省委常委
  2. 普洱市委麗江市委主要領導同志職務調整
  3. 誘導性報道損害自身公信力(鐘聲)
  4. 全國就業人員達7.5億
  5. 在這裡,讀懂“偉大的開端”——中共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