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面皮蘊鄉愁(多味齋)

楊  康

2020年12月27日05: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曙光潑洒天空,大地漸次明亮。秦巴山脈間的小城漢中,正緩緩醒來。大街小巷,幾乎每隔數十米,就有一家面皮店。蒸籠裡升起裊裊霧氣,砧板上刀切面皮哐哐啷啷,勾勒出一幅恬淡的生活圖景。

  一天的生活,由一碗面皮打開。在幅員遼闊的漢中盆地,早餐多是面皮稀飯,包子、油條、面條這些常常只是早餐飲食中的一個補充。深受本地人民喜歡的,毫無疑問,是漢中面皮。

  在沒有走出沙河鎮以前,我以為這面皮是屬於我們沙河鎮的獨特美食﹔在沒有走出過西鄉縣以前,我又以為這是西鄉縣獨特的美食。而真的離開陝西,我才知道,它是流傳在漢中大地上的美食。

  漢中農村風俗,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莫過於晌午這頓飯。蒸面皮一般放在晌午進行。

  蒸面皮之前,家裡人人激動。大人們在石磨上把大米磨成米漿,大米需要前一天晚上就在水裡泡著。我們小孩則站在椅子上,母親推一圈石磨,我們就往磨眼裡灌一勺泡好的大米。經常是掌握不到母親的速度,一勺大米被石磨的把手撞翻。這個時候,免不了被母親責備。但小孩子不會放在心上,很快又圍著母親的灶台轉悠,幫著燒火,幫著剝蒜,幫著在石臼裡搗蒜泥,眼睛卻始終盯著鍋裡。看著鍋蓋被蒸氣往上頂,心裡隻惦記著鍋中的面皮。

  鍋半腰放著鐵架,鐵架上蒙一層紗布,將調好的米漿倒入,蓋上鍋蓋,大火燒幾分鐘即可。揭開鍋蓋,母親提著已經成型的面皮,啪的一聲將面皮倒扣在案板上。我最喜歡聽的就是這一聲,響亮有力。這聲音預示著,要不了多久就能吃到面皮了。這聲音在我的胃裡攪動,令我口齒生津。

  切面皮可細可寬,我一般都央求母親切得細一點,最好和鎮上面皮店賣的一樣。吃面皮最主要的是佐料,但我小時候家境窘迫,佐料很簡單。干辣椒搗成塊,將燒熱起鍋的菜油倒入,刺啦一響,一碗冒著香味與辣味的油辣子就做好了。講究一些的,還會在油辣子裡放入八角等香料。醋、姜和蒜泥,也是吃面皮必需的佐料。

  吃面皮以前,還需要一些提前煮好晾冷的豆芽、菠菜作為底子。先上底子,再將切好的面皮放入,然后依次放入鹽巴、蒜泥、油辣子,最后再倒入撒有姜末的醋。稍微攪拌均勻,一碗美味的面皮就做好了。

  可能因為制作相對麻煩,家裡一般都要蒸好幾頓的面皮放在那裡。這頓吃熱的,下頓就吃涼的,之后還可以炒著吃、燴著吃。現在已經很少有當年那種古朴原始的面皮制作了。打漿機代替了石磨,蒸格代替了大鍋。你想要吃粗的、細的、涼的、熱的面皮,都可以買得到。面皮底子,也有了土豆絲、豇豆、芹菜等各種蔬菜,佐料也多種多樣,麻辣酸甜都可調制。

  離開漢中,離開陝西,有時候就忍不住想故鄉,想那裡的人和事。這時候,我會去飯店吃一碗漢中面皮。但很多次,端起一碗所謂的漢中面皮,一入口並不是那熟悉的味道。所以,每次回漢中,我首先要馬不停蹄地去尋找一家面皮店,吃一碗正宗的漢中面皮。那一碗紅艷艷的油辣子淋過的面皮,慰藉了我深深的鄉愁。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27日 08 版)
(責編:胡永秋、岳弘彬)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王守信任廣東省委常委
  2. 普洱市委麗江市委主要領導同志職務調整
  3. 在這裡,讀懂“偉大的開端”——中共一大…
  4. 誘導性報道損害自身公信力(鐘聲)
  5. 激發短視頻的正向社會價值(人民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