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者莫奈

敬  宜

2021年01月31日08: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為《日出·印象》。
  資料圖片

  1874年,在法國巴黎一場名不見經傳的展覽上,一幅名為《日出·印象》的作品引發激烈討論。藝術評論家們毫不留情地諷刺它是“印象”和“未完成的草圖”。然而,改變正在悄然發生。《日出·印象》給當時的美術界吹來新風,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藝術流派。

  2020年秋天,《日出·印象》首次在中國展出,當時正值畫作作者、印象派代表人物克勞德·莫奈誕辰180周年。人們把目光再次投向這個開啟西方現代藝術之門的流派,以及莫奈的逐光人生。

  1840年,莫奈出生於法國巴黎。5歲時,他隨父母移居法國北部港口城市勒阿弗爾。莫奈早早就顯露出繪畫天賦,他擅長畫漫畫,鄰居們都成了他的模特。父親期望他繼承家裡的雜貨店,但莫奈心中的天平已早早偏向了藝術。

  1856年前后,莫奈結識了一位名叫歐仁·布丹的畫家。布丹相信,直接在現場畫出的東西,總有一種在畫室裡找不到的生命力。一語驚醒夢中人,莫奈一頭扎進大自然,貪婪地吸收各種明亮顏色,培養對光影變化的敏銳感知。1865年,莫奈的《勒阿弗爾海角》《翁弗勒爾的塞納河口》入選巴黎官方沙龍,第一次得到官方榮譽。但當時追求宏大、注重素描和輪廓的新古典主義被學院派奉為圭臬,莫奈的作品此后多次落選。

  1874年,莫奈、畢沙羅、西斯萊、雷諾阿、德加等人決定聯合發起畫展。“無名畫家、雕塑家、版畫家協會”成立,並在攝影家納達爾的工作室舉行首展。在莫奈提交的幾幅作品中,恰有他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一《日出·印象》:日出時分,海上起了霧。隱隱約約可見船隻的灰藍色身影。勒阿弗爾港口仍在酣睡,暖橘色的陽光已經穿雲破霧潑洒在海面上,期待將人們喚醒。畫面上沒有清晰的輪廓線,隻有朦朧的色塊。海面的藍和日出的紅,仿佛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然而,“無名畫家”們遭到學院派的嘲諷與攻擊,莫奈和《日出·印象》受到最多批評。評論家們認為這只是模糊的“印象”,是對美和真實的否定。但畫家們欣然接受“印象派”這一稱呼,並以此為名多次舉辦展覽。除莫奈以外,雷諾阿、德加、畢沙羅、西斯萊、莫裡索都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這個新生的流派擁有全然不同的特點。他們喜愛在戶外作畫,因此有了“外光派”的別名。他們習慣於捕捉瞬間的印象即興創作,筆觸鬆散跳躍,很少對細節極盡修飾。印象派畫家一改此前昏暗的用色風格,仿佛吸收了大自然的所有光亮,再肆意揮洒在畫布上。他們不像新古典主義畫家熱衷於線條和塑形,而是用不同顏色的色塊來區分物體,近距離觀察時可以看見畫家的運筆痕跡,卻難以感知作品的意蘊。當站在一定距離之外,便可從畫的全貌中獲得整體感知。

  印象派誕生於19世紀飛速奔涌的時代洪流中。鐵路在歐洲廣泛鋪設,為印象派畫家在各地寫生創造了條件。管狀顏料的發明讓他們可以將斑斕的色彩隨身攜帶。光學理論和色彩學的發展,讓顏色成為一種藝術語言。印象派畫家們用獨特手法描繪 出公園裡的衣香鬢影,城市中的林蔭大道和咖啡館……巴黎的都市生活是畫家的創作源泉,他們是現代生活的畫家。

  在莫奈的畫中,可以輕易捕捉到時代印記。《嘉布遣大道》裡,人潮涌動,車水馬龍﹔《蒙梭公園》中,裙擺繁復的女子在樹蔭下小憩﹔《聖德尼街的節日》裡,旗幟飛舞,流動如海洋……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繪畫追求表現英雄主義和貴族生活,印象派則是對城市和市民生活的贊歌。

  印象派畫展共舉辦8次。此后,當初聯手對抗陳規的畫家們各有志向、漸行漸遠。而莫奈開始長期旅行,他走過地中海,布列塔尼,俯瞰懸崖峭壁,面對磅礡的大海。法國作家莫泊桑將他喻為“追捕獵物的獵人”:“(畫家)面對著他的畫,等待著、窺伺著太陽和陰影,他幾筆就把洒落的光線和飄過的雲朵採集下來,快速放在畫布上。我曾目睹他這樣抓住一簇落在白色懸崖上的燦爛陽光,把它鎖定在一片金黃色調中,使這難以捕捉的耀眼的光芒產生令人驚異的效果。”

  單幅畫作已不能滿足莫奈對光線的“貪婪”,新的創作方式“組畫”誕生了。莫奈把目光投向法國鄉間平平無奇的干草垛。1890至1891年間,他創作了30余幅《干草垛》組畫,大獲成功。干草垛簡單的造型使人們將注意力全然放在炫目光線的變化上。此后,畫家陸續創作了《白楊樹》《魯昂大教堂》等系列組畫,后者成為他最宏偉的組畫作品。

  植物常常是藝術家的繆斯,如向日葵之於梵高,睡蓮之於莫奈。在生命的后半段,莫奈將全部熱情傾注於這種幽謐、靜美的植物。他在家中建起了花園,辟出一方池塘,為睡蓮畫下數百幅肖像。

  不幸的是,莫奈的視力日漸衰退。1905年,他患上眼疾﹔1912年被確診為白內障。對於畫家而言,眼疾無疑是莫大的痛苦。然而,就像耳聾並沒有阻止貝多芬繼續創作震撼人心的樂曲,眼疾也沒有讓莫奈放下畫筆。他仍然堅持不懈地畫著睡蓮,盡管此時,他需要依靠顏料包裝才能分辨顏色。在生命的最后幾年裡,他開始創作巨幅裝飾畫《睡蓮》。

  如今,走進巴黎橘園美術館的橢圓形展廳,全景式的《睡蓮》從四面八方將你包圍。宛若身在水中央,看靜水深流,睡蓮靜默不語﹔甚至能感受到未能入畫的湖面和睡蓮,延伸至無限遠方。這是一幅需要去感受而不只是觀看的畫。評論家瓦多伊說,莫奈筆下的睡蓮“把握了春天,把它留在人間”,“畫裡存在著一種內在的美,它兼備了造型和理想,使他的畫更接近音樂和詩歌”。

  莫奈將一生都獻給了印象派藝術。20世紀上半葉,各種前衛藝術思潮奔涌,莫奈用《睡蓮》將印象主義推向巔峰。印象派畫作的動人光影和恬淡色調常常使我們忘記,它在誕生時是多麼反叛與不羈。印象派給西方繪畫帶來了巨大變革。它受到現實主義的影響,啟發了抽象主義﹔它改變了畫家的作畫方式,重新定義了畫作的“完成”﹔它是舊規則的打破者,也是現代藝術的奠基人。如此,我們便能理解,莫奈不僅是一位印象派畫家,還是現代藝術的先驅之一。

  “太陽落得太快,我跟不上。”創作《干草垛》組畫時,莫奈曾向友人抱怨陽光轉瞬即逝。縱使如此,莫奈從未停下追逐光的腳步。他孜孜不倦試圖留住瞬間,鑄成永恆,他也比其他人都更接近光。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31日 07 版)

(責編:燕帥、劉穎穎)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