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讓長城文化綻放新光芒
長城依山就勢,沿山脊延伸。王建宏攝/光明圖片
寧夏鹽池舉行環古長城迷你馬拉鬆賽。資料圖片
鋪開寧夏長城分布圖,北部以“幾”字形自西向東依賀蘭山和黃河蜿蜒,中部“Y”字形雄踞塞上,南部“一”字形橫貫東西,沿線烽燧、敵台星羅棋布,三道長城環抱寧夏。
歷史上,寧夏是中原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交融地帶,素有“關中屏障,河隴咽喉”之稱。自戰國開始,秦、漢、宋、明等朝代先后在此修筑長城御邊,因寧夏轄區內長城年代跨度大,資源類型豐富,素有“中國長城博物館”之稱。
在寧夏,長城與山河戈壁融為一體,發揮著獨特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社會文化價值,其精神內涵正鼓舞著寧夏人民在新時代砥礪前行。
為長城編寫“身份証號碼”
2021年1月21日10時,寧夏吳忠市同心縣下馬關鎮陳兒庄村,62歲的賀文希擦拭了一下舊墨鏡,騎上摩托車,開始對明長城下馬關段巡查。
下馬關是明長城固原鎮的重要關隘。明代,寧夏府總兵與固原總兵至同心一帶換防時,常在此地休息,下馬關由此得名。從下馬關古城向東,沿線不少烽火墩依然守望著這片土地,斑駁的牆體承載著交流交融的歷史。
賀文希負責15公裡左右的長城本體保護巡查,是同心縣境內3個長城保護員中巡查距離最長、任務最重的一個。是否有人在長城邊傾倒垃圾、開荒種地、私取牆土,都是他的巡查范圍。摩托車到不了的地方,就得徒步前往,看到有人在長城附近轉悠,賀文希總要上前問個明白。回到家中,賀文希照例記錄當天的巡查筆記。幾年來,他關於長城的“日記”已經有整整4本。“長城是祖先留下的,咱當了長城保護員,責任就要盡到,不能讓任何人破壞它。”賀文希說。
根據國家長城資源調查最新確認,寧夏轄區內長城遺跡總長度為1500多公裡,可見牆體約為1038公裡。2020年11月,國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寧夏有4處長城點段被納入。
像賀文希一樣的長城保護員有104名,他們常年行走在荒野戈壁,在經年累月的守望中,對文物遺跡的敬畏與日俱增,對歷史文化產生了濃濃興趣。
長城是歷史文化遺存,也是民族精神的載體。保護好長城,就是延續中華民族的歷史根脈。自治區內長城分布在地廣人稀的戈壁荒漠、高山峽谷,點多、線長、面廣,沿線經濟貧困地區難以拿出充足資金用於長城保護,加之長期以來的人為破壞,保護難度較大。
2006年至2012年,寧夏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自治區內長城調查摸排,記錄調查文字420萬字、圖紙3454幅、照片5872幅、視頻1836條,掌握了長城保護管理的第一手資料。
近年來,根據國家長城管理有關要求,寧夏依法劃定公布了長城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在長城周邊統一豎立了保護標識碑和保護界樁,建立健全了長城記錄檔案,還為自治區內長城制定了統一的認定編碼,每段長城都有了屬於自己的“身份証號碼”。
寧夏長城地區是農牧交錯地帶,生態環境脆弱,加之沿線過度開發造成植被破壞,帶來大面積沙化。風沙的侵蝕,曾是千百年來長城“無法言說的痛”。
“在我們這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帶,保護長城就必須與風沙搏斗。”吳忠市鹽池縣博物館館長王生岩說,鹽池縣位於毛烏素沙漠南緣,曾經全縣75%的人口和耕地處在荒漠化中。
20世紀90年代,為改善當地生態環境,鹽池縣開始大規模種植耐旱植物檸條。興武營村村民是最早以檸條“鎖住”滾滾黃沙向長城侵襲的人。隨著檸條在長城腳下漸成氣候,鹽池縣陸續實施長城兩側綠化工程,植樹造林,減輕風沙對長城的侵蝕。
綿延寧夏大地1500公裡的長城遺跡,僅靠文物管理保護部門的定期巡查和官方的保護行動,難以實現對長城的動態監測和全覆蓋保護。為此,寧夏積極組織社會力量參與長城保護。鹽池縣率先在全國成立縣級長城保護協會,並首開古長城認領保護的先河。目前已有26家單位、企業和32位個人認領了4900米長城和3座烽燧,募集保護捐款近40萬元。
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要讓每一段長城、每一個古城、每一座烽燧都得到有效保護,守護好長城文化根脈。
講好綿延的“長城故事”
南北走向的賀蘭山橫亙在銀川平原與阿拉善高原之間,一條公路穿三關口而過,抬頭望去,長城雄踞賀蘭山脊。
明代,三關口名為“赤木口”。明嘉靖年間,為提升防御能力,在關口外修筑了三道防御牆體,稱為“三關口”。三關口沿線長城不僅是游牧與農耕的天然界線,也是兩種文化碰撞的融合線。
歷經500多年風雨侵蝕、山洪沖刷和人為活動,不少長城牆體已坍塌。2014年,明長城三關口段維修工程啟動,包括1000米牆體和一座敵台的搶險加固。
按照文物修復“修舊如舊”的原則,長城牆體修復,首先要選擇與原牆體成分近似的夯土,經過篩土、炒土、悶制等復雜工序,再根據原牆體結構適當添加石子、草稈等配料,增加牆體強度。施工前,技術人員會按照不同調配比例做出幾十種夯土“實驗品”,經過對比強度和顏色,對夯土進行復原,由人工槌一層層夯起來。
“修復工藝特別復雜,我們通過實驗室分析,採用了黃土和石灰,光夯土配比就做了60多組,才敲定最優方案。”參與寧夏中衛姚灘段長城修復的工程師鄧濤說。
綿延的長城承載的是一段段歷史,總有“時光匠人”在拯救行將消失的故事。
“長城的修復工作自古就有,歷朝歷代在沿用長城時都會對其進行修繕加固。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是經過很多次修繕保留下來的。”寧夏文化和旅游廳文物保護中心主任馬建軍說。位於自治區內的漢長城,其中南線就是修繕沿用的秦長城。宋代雖沒有大規模修筑長城,但因與西夏的戰爭大部分圍繞寧夏南部的清水河展開,因此宋朝沿用既有長城,並循戰國秦長城挖設壕塹、修筑敵台。
“在修復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各個朝代對長城維修的痕跡。我們現在修長城,也將成為歷史的一部分,很有意義。”參與青銅峽北岔口段長城修復的李軍偉說。
近年來,寧夏文物部門積極爭取國家文物保護長城專項資金和保護性設施建設項目資金,加大寧夏長城搶救保護力度,已完成了明長城銀川三關口段、靈武水洞溝段、鹽池高平堡段、戰國秦長城原州區長城梁段和固原古城(一期)搶險加固保護修繕工程。目前正在組織實施戰國秦長城彭陽白岔村段、西吉將台段搶險加固和固原古城(二期)保護修繕工程。
當前,寧夏正在開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寧夏段)規劃,立足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四大主體功能區,建設形成具有寧夏地域空間布局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
串起長城旅游“珍珠鏈”
為“止戰”而修建的長城,並不是阻隔長城內外交流交融的“藩籬”。即使在長城兩邊交戰對峙的情況下,長城沿線的民間交流和經貿往來也很少完全中斷。“關市”“互市”“馬市”等邊貿興旺,農耕民族的種植技術、銅鐵冶鑄技術等與游牧民族擅長的放牧飼養等充分融合,構成了寧夏地區早期開發的基礎,也形成了這裡獨特的文化。
挖掘長城文化價值,弘揚長城精神,離不開與旅游的深度融合。
長城並不是一道孤立存在的牆。在寧夏,長城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以長城為中心,形成特色文化旅游帶,串聯起沿線多個景點。
銀川市往東約20公裡處,毛烏素沙漠與黃河之間,有一處以史前遺址為核心的國家5A級景區——水洞溝遺址。景區內的河東長城水洞溝段及其附屬的紅山堡是重要的游覽觀賞點,還有完整的地下軍事防御體系明代藏兵洞。長城、烽火台、城堡、古戰場,游客在這裡可以通過邊塞烽火、大漠孤煙,體驗到雄渾蒼涼的邊塞文化。
2020年年底,明長城銀川橫城至花馬池段文化旅游廊道開工建設,這條70公裡的休閑廊道將以長城線性遺產為主線,連接周圍各個景點,推動全域旅游由點到線、由線到面。
寧夏正在嘗試通過“嫁接”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把長城文化資源轉化為有形的、可體驗的文化項目。來自全國各地的觀星愛好者“打卡”寧夏長城腳下,感受長城與星空的奇妙組合﹔一到秋季,明長城沿線都會迎來徒步愛好者,沿著長城便道、鄉間公路、草灘、叢林、沙漠等展開挑戰賽﹔每年春節前,鹽池縣花馬池鎮長城村“九曲”民俗文化園內,以鹽池灘羊肉、傳統剪紙和刺繡、蕎麥皮枕頭等特色產品展示為重要內容的民俗嘉年華活動熱鬧非凡。
“圍繞長城沿線打造旅游目的地,讓人們通過體驗來感受長城文化的魅力,從而進一步認識長城以及長城的文化價值。”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寧夏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劉軍說。
穿越2000多年歷史的長城不斷被賦予新的精神內涵。
1935年,毛澤東同志長征期間翻越六盤山時創作《清平樂·六盤山》一詞,表達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英雄氣概和誓將革命進行到底的豪情壯志。
“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激勵著寧夏干部群眾用奮斗回報時代、用實干踐行使命。站在新起點,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還有更多的坡要爬、更多的坎要過,面對各種風險矛盾,要弘揚“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在危難關頭沖得出、攻堅任務拿得下,不負新時代,不辱新使命。(記者 張文攀 王建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