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電影特別策劃第二期
文藝星開講丨賈玲:《你好,李煥英》是獻給媽媽的電影
編者按:“春節檔”將至,多部電影佳作蓄勢待發。各地影院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措施,為滿足就地過年群眾的文化需求保駕護航。人民網“文藝星開講”推出春節檔電影特別策劃,邀請部分影片主創講述電影拍攝幕后故事,為歡樂吉祥年增添更多喜慶“年味”!
“這是一部拍給媽媽的電影,不光是拍給我的母親,也是獻給觀眾們的母親。”《你好,李煥英》即將上映,賈玲在做客人民網“文藝星開講”時表示,電影改編自2016年同名小品,是根據自己與母親的共同經歷、回憶創作而成,甚至影片中很多台詞都是母親曾說過的話。現實生活中,李煥英正是賈玲母親的名字。賈玲坦言,《你好,李煥英》不是小品的簡單復刻,也不是過度的私人緬懷,而是用輕鬆愉快的方式,“把媽媽李煥英介紹給大家”。
“小品中的懸念,在電影中一一揭曉”
人民網文娛:2016年,小品《你好,李煥英》一炮而紅,這是你首次將個人生活體驗與小品相結合。時隔四年,為何要把這個小品搬上大銀幕?
賈玲:其實一直都有這個想法,想把媽媽的故事拍成電影,也想挑戰一下自己作為導演的能力。希望更多觀眾看了這部電影,能夠去珍惜身邊人,去感受親情的溫暖,同時也把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帶給大家。
人民網文娛:如果不是這個故事,還會做導演麼?是否有備選劇本?
賈玲:媽媽離開之后,幾乎再也找不到能讓自己打從心底裡覺得高興的事情。四年前,小品《你好,李煥英》便是在這種心情下創作而成。演完小品后,我心裡的遺憾好像能消解一些。
第一次當導演就拍喜劇電影,沒有備選劇本,唯有努力完成。這是講述我媽媽的一部作品,想把她介紹給更多觀眾認識,也想盡可能地還原我心裡的那個李煥英,所以肯定是想自己當導演的。
賈玲劇照。片方供圖
人民網文娛:電影與小品相比,做了哪些“變”與“不變”?
賈玲:故事的主題沒有改變,但是電影需要更多豐富的細節設置和人物設定,要用更多前因后果合理化,對表演的考驗也更大。小品中的許多懸念,比如母親與初戀的發展、又是如何與父親走到一起等等,都將在電影中一一揭曉。
電影不是小品的簡單復刻,也不是過度的私人緬懷,而是用輕鬆愉快的方式,用喜劇人的方式,把媽媽李煥英介紹給大家。
人民網文娛:影片中誰的表演最滿意?
賈玲:其實都演得挺不錯的,給了我不少驚喜。比如沈騰,每次我想要的包袱點他都表達得十分精准﹔還有張小斐和劉佳老師,她們都是演我的媽媽,所以當我看到她們的表演如“復刻”一般,我會觸景生情泣不成聲。
“逗樂觀眾,我的套路就是真誠”
人民網文娛:塑造好圍繞主角身邊的“閑筆”人物,也會讓觀眾入戲、產生共情。在這方面,你做了哪些功課和努力?
賈玲:其實不只是電影,作為一個喜劇演員和創作者,我會關注社會民生新聞,去觀察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人,設身處地的和“他們”一起喜怒哀樂。電影開拍之前,我做了很多專業知識方面的功課,也請教了一些知名導演,他們給了我不少幫助和建議,非常感恩。
賈玲劇照。片方供圖
人民網文娛:如何將自己對生活的體悟融入創作?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感悟和經驗分享?
賈玲:這部電影有一些藝術創作的形式在其中,比如“穿越”回母親的青春年代,以閨蜜的方式見証她成為母親之前的懵懂與悸動,這種平視的敘事角度是容易共情的。
拍電影真的不容易,自導自演更不容易啊。服化組、燈光組、錄音組、攝影組、現場制片組、美術道具組等,大家既有各自分工也要配合協作。通過這次當導演,更加認識到了溝通的重要性。
人民網文娛:“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如何把握好改編、創作的“度”?
賈玲:還是要在真實的基礎上,把想要表達的情感表達清楚。雖然是用喜劇的方法來“說話”,但不能為了逗樂觀眾刻意浮夸。如果說喜劇有什麼固定套路,我的套路就是真誠。
“喜劇是我還在奮斗和熱愛的事業”
人民網文娛:對你來說,讓自己開心的小竅門是什麼?
賈玲:沒有什麼不快樂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我不開心的時候,都會獎勵自己吃一頓好吃的。
人民網文娛:創作電影這一年,最大的收獲和成長是什麼?
賈玲:無論拍攝經驗還是電影專業知識方面都得到了成長,還收獲了很多壓力和焦慮,哈哈。
人民網文娛:憑借2011年央視春晚相聲《芝麻開門》而被大眾熟知,師承於著名笑星馮鞏。從事喜劇表演多年,今后會以喜劇電影為主麼?
賈玲:喜劇創作表演是我還在奮斗和熱愛的事業。因為我是喜劇演員出身,相對而言喜劇是我的強項,至於是否會以喜劇電影為主,還是要看劇本是否打動我,其他題材也是有可能的。
人民網文娛:對於喜劇電影的未來,有著怎樣的期待?
賈玲:非常有信心,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不少優秀的喜劇作品,相信未來會有更優質的喜劇電影出現,我也會繼續努力的。
延伸閱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