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给同学们讲授戏剧知识 刘爱国 摄
中新网内江11月26日电 (王爵郭飞) “新闻巨子”范长江的生平事迹及精神、张大千文化艺术、孔子之师苌弘教育文化传统走进四川内江师范学院文新学院的课堂,主讲人不是老师,而是内江本土各类文化人才,主讲内容也不限于教科书,而是鲜活的本土文化。
26日,记者走进了这一“特殊”的公开课堂旁听。当天,主讲人是一名内江本土摄影家—王斌,出于对川剧的热爱,他从2006年开始,便跟随四川内江、遂宁、中江等地的草根戏班艺人,拍摄他们的生活状态。课堂上,他以自己拍摄的《川剧之困》组图,向学生们诉说川剧的困惑和坚守。
“想不到川剧发展形式如此严峻!”大二学生王帅龙是新疆人,以前他对于川剧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变脸”、“吐火”上,听课后,他才发现川剧还有那么多幽默、诙谐的唱段,听说内江的英英川剧团平时在广场演出,我要与同学一道去听戏。”
“不只是外省人,许多本地人都不熟悉自己的文化。这就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师王彤是公开课的发起人,她告诉记者,不只是川剧,我们要让外地人了解更多的本土文化。一年前,王彤就已开始邀请一些内江有知名度的文化人来讲课,这其中包括《大千文化丛书》编委会主任、范长江研究专家陈涛,范长江纪念馆馆长段瑞明等。
“不光是听,更多的是要做。”在每次开课前,王彤都会将课程内容公布出来,然后学生在网上或其他途径搜集资料,做好备课,在课堂上交流。听完课后,她还会让学生们写课后感受,有条件时,还会组织学生亲自去现场观摩本土文化。
“一座有特色的城市,必将是一块具有悠久文化历史、深厚文化底蕴和充满文化活力的热土。”王彤说,文化的传承需要平台,我们就是想搭建一个这样的平台,由此引发学生的文化关注和思考。
据该校文新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这种“访谈式”公开课,每学期举办一到两次,来讲课的老师也是自愿前来的。(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