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王跃文一再重申,“我不是官场小说家”,但由于《国画》等系列小说带来的巨大影响,他的很多创作依然被遮蔽。昨天,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等单位在京举行《漫水》及王跃文作品研讨会。与官场小说不同,《漫水》写的是乡土,评论家称这部小说让人想到沈从文的《边城》。记者获悉,王跃文在明年初将推出的新长篇《爱历元年》则是一部有关都市情感题材的作品。
评论家雷达说,《漫水》这部作品和王跃文其他的官场小说很不一样但又互相分不开,“《漫水》里是一个甜蜜的世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国传统的道德、劳动者的人情美、人性美呈现得非常突出。但是我觉得王跃文的创作还是一个整体,王跃文在文坛出现,始终以一个官场小说的代表性作家示人,我觉得在这点上,实际上是矮化了王跃文。我觉得像《国画》这样的作品,还是深入到人物的灵魂,甚至于唤起了我们对改造国民性、改造人的根本的思考,是很有深意的。”
小说集《漫水》塑造了一系列令人信服的乡村人物形象,既写出了传统农耕文明的诗意与温情,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依存及乡村伦理在历史进程中遭遇的裂变。这部小说承接了自沈从文以来的湖南乡土小说的文脉,展示了乡村美好的人情人性,寄寓着作者诗意的理想,给人以心灵的抚慰,也表现出作者对乡村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与审视。
许多人认为《漫水》是王跃文的转型之作,他说,其实乡村题材的小说并不是现在才开始写,只是像这种风格和面目的小说被遮蔽掉了。即将于明年初推出的长篇小说《爱历元年》则是一部有关都市情感题材的作品,与之前作品相同的是,这部作品同样立足于现实,书写的却是爱与宽容以及心灵救赎。
谈到自己的创作理念,王跃文说:“当代文学很多专家更关注文学本身自主性和独立性,强调文学回归本位,他们创作中更关注、展示人的现实境遇和困惑,展示人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这是文学的进步。但是就像鲁迅的作品里也无不深深落下他那个时代的烙印,所以完全脱离现实、脱离时代的文学,是不可能存在的,也是没有意义的。一个当代作家,他的文学无论怎样个人化,回到文学本位,他所描写的对象仍然是当代中国特定历史情景下的人,所以我认为当代中国文学依然应该真切地反映现实。”(记者 罗皓菱)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