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戏,演出30场,是一个地方性的文化事件;演出50场,是一个全国性的文化事件。”按照吕效平的说法,《蒋公的面子》已经是一个全国性文化事件。
这部由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吕效平导演,南京大学90后大学生温方伊创作的话剧,自2012年10月份借助南大校庆110周年上映以来,在南京连续上演近40场。5月以来,该剧启动全国巡演,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地一票难求。
为什么这部戏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它到底有什么魅力?
直指知识分子精神困境
《蒋公的面子》剧本并不复杂,它围绕一段轶事展开:1943年,蒋介石任中央大学校长,邀请中文系三位知名教授夏小山、时任道、卞从周共进年夜饭,这使教授们非常为难,争吵了一个下午:给不给蒋公这个面子呢?
剧中,三位教授分别代表了知识分子的三种姿态。时任道是理想主义者,他反对蒋介石独裁,坚决拒绝赴宴,但因为自己的藏书流散,需要政府帮忙收回,又纠结于是否要赴宴;夏小山是逍遥派,只做学问,不问政治,他虽然清高,瞧不起蒋介石,但生性好吃,宴席上的一道名菜让他颇感诱惑;卞从周是与政府合作的知识分子代表,他试图说服两位同僚前去赴宴。
在这种纠结中,戏剧道出了知识分子面对权力的处境。编剧温方伊说:“我想表达的是一种知识分子的永久精神困境。”
有了这样的反复,人物的复杂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得到充分展现。“这部戏最深刻的喜剧性在于,当我们坚持理想主义的时候,我们盼望现实主义的好处轮到自己,当我们坚持现实主义的时候,又盼望理想主义的荣誉降临我。这就是最根本的喜剧性。”吕效平说。
成功乃因回归戏剧本身
对于吕效平而言,有件事一直耿耿于怀:2012年,该剧报名参加中国剧协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结果首轮就未进入。而这部戏在全国巡演首站上海,场场爆满还要加座。
吕效平认为,在校园戏剧节遭拒绝与受到观众极大认可的两个反差,暴露出戏剧体制的问题。目前,相当一部分戏剧创作是为了迎合评奖需要,而不是作者本身的自由表达。“我就是想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出来。《蒋公的面子》之所以在剧场受到欢迎,是因为它回归了戏剧本身。”
与一般学院话剧局限于小剧场和学院内部不同,吕效平坚决要走商业化路线。“我介意学术界对我的评价,也介意能不能拿到奖,但是所有这些都不重要,我现在要的就是票房——这代表人民群众接受它的程度。”
吕效平的策略证明:商业化没有让《蒋公的面子》落入俗套,反倒让更多人走进剧院。“很多人说,没有戏剧市场。我必须揭穿这个谎言,不是没有戏剧市场,而是没有货,什么时候拿出好货,市场自然就有。”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