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乐山大佛考古调查成果发布会上,首次披露多项新成果:新发现400余座汉代崖墓、49个唐代柱础洞揭秘大像阁、获得大佛精确数据并能实现三维漫游。
今年6月1日,乐山大佛考古调查活动正式启动,采取传统考古和无人机航拍、三维扫描等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是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投入最多、科技含量最高、成果最丰富”的一次调查,调查“基本掌握了该区域文物的种类、分布范围、文化内涵及保存状况”。
首次演示的“全景大佛”由全域800亿个几何点构成,每个点独立带有空中坐标,精度达到毫米级别,像数更是高达1千亿,比卫星地图影像还要清晰8倍。
考古人员还对佛脚平台49个唐代柱础洞进行清理,并围绕柱础洞的早晚关系、形状、排列进行建筑力学及结构分析,抛出推测结果:“大像阁屋檐7层,内13层,无楼板,柱间设转角楼道平台。”初步确定“大像阁”成于唐宋、毁于明代。
本次考察对大佛周边东汉至蜀汉时期崖墓进行了全面调查,共发现5处崖墓群,崖墓1068座,其中新发现400多座,并拥有一批首次发现的成果,比如大型高浮雕墓阙、柿子湾一号墓门楣上方图案等。(记者 王爽 刘若辰)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