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杨福喜:有人爱好这门手艺就不会失传

2013年11月10日07:29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杨福喜:有人爱好这门手艺就不会失传

杨福喜

杨福喜制作的弓箭

  原标题:有人爱好,这门手艺就不会失传

  “聚元号”弓箭工作室位于北京通州区的一个村子里,位置显得有些偏僻,大门上贴着用蒙文书写的一副对联。一位留着花白胡须的长发老人出来迎我进屋,豁亮的嗓门和拇指上的扳指让我识出了这便是“聚元号”的主人杨福喜。工作室很宽敞,客厅正中的墙上挂着“聚元号”的牌匾,屋内摆着各种制作好的弓、箭和弩。“这里安静,房租又便宜,就在这儿呆下来了,现在已经5年了。”杨福喜笑着说。现在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做活”,儿子也会经常来给他帮忙,城里潘家园的店由夫人主要负责打理,“我从小就是夜游子,上午一般不怎么做,从傍晚开始,大概会做活到凌晨1点左右吧。”

  “聚元号”源自造办处

  据杨福喜介绍,最早一批做弓箭的手工艺人是随清军入关时一同进城的,“聚元号”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的前身便是清内廷造办处的“弓作”, 其生产、销售都是由朝廷控制,是专门负责皇室御用弓箭的制作机构。道光时期,因为有了枪、炮等火器,弓箭这类冷兵器的使用范围便开始逐渐缩小,加之国库空虚,造办处就被取消了。1820年,原来的“弓作”全部搬至时处东四地区的“弓箭大院”。在那时,院内大概有40家弓箭铺,也皆为皇室御用。清政府灭亡后,弓箭大院解散,“聚元号”沦为了民间作坊。解放之后,那一带的弓箭铺已递减到4家。时至今日,真正传统的弓箭制作技艺,现在北京只剩下“聚元号”一家了。

  杨福喜家族是世代制作弓箭的手工艺人,爷爷杨瑞林打小在“弓箭大院”学习此门手艺,在清末花了40大洋从一对姓王的夫妇手中买下了濒临破产的“聚元号”铺子,之后又开发制作了弩弓、袖箭、箭枪等品种,生意清淡的“聚元号”在他的手中又逐渐振兴起来。这期间,杨瑞林的二儿子杨文通一直跟随父亲学艺,干得一手漂亮的活计。“文革”时期,国家不允许做弓箭,杨文通便改行做了一名木工,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制作弓箭。杨福喜是杨文通的小儿子,从小就浸润在此种环境下,杨福喜自然也对弓箭制作有着别样的感情与高人一等的悟性。1992年,他正式辞掉了工作,专心跟从父亲学艺,全面继承了家族的全套制作技艺,成为“聚元号”的第10代传人。

  “白活”和“画活”

  2008年,杨福喜制作的一套弓箭卖2000元,现在一把弓加五支箭要4至5万元不等,且价格有递增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原材料的成本很高加之耗费人力等原因。据杨福喜介绍,弓箭的制作技艺颇为复杂、费时,原料也是来自世界各地,在北京能采到的原料只有木头,水牛角一般是泰国、越南的,好的要有六七百元。制箭所需的雕翎、鹅毛一般是法国的,粘合用的鳔胶一桶也要七八百元,贵的要一千五六。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每把弓的大小都不一,这是根据每个人身高、臂展、力量等不同的身体条件量身定制的,所以说每把弓都是独一无二的。

  弓的制作分为“白活”和“画活”两个步骤,“白活”是指制作整个弓体的过程。首先,弓臂是以竹子为内胎的,中间还要加上一块木头,这样可以让整个形状看起来更美观,不像“锅底”那样圆钝。随后在弓臂外面贴上水牛角,内面粘上牛筋以加强其弹力,再在弓臂两端安上木制的“弓肖”,最后用特殊技艺制作的棉线绷在弓上,弓体的制作大致就完成了。之后还要经过打磨、长时间的调整才能进入到“画活”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在制作好的弓体上进行绘画、装饰。画之前要在弓体上贴上一层桦树皮以起到防潮的作用,然后辅以专用的油漆、油纸、珍珠鱼皮、蛇皮等材料,按照客户挑选的图案进行装饰。图案多为“子孙万代”“福禄”“长圆寿字”等等。箭的制作则显得相对简单一些,主要分为调杆、打皮、刮杆、安装箭头和尾羽等步骤。

  杨福喜说,一套弓箭的制作时间至少要5个月到半年,他现在手里做的活才是四五年前的订单,为何时间会如此之久呢?据他介绍,老辈人的规矩是说一把弓箭要放上一个四季才算是真正的出炉。因为弓箭做好后,因着天气、温度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如果做好了就马上交到客户手里,出现了这些问题他们是没有办法进行修整的。“这些做好的弓箭要在我这里放上小一年的时间,每天我都要把每张弓拉一遍,以便找出其中的问题进行调整。”杨福喜指着小半个屋的弓箭说。

  订单不断传承难

  杨福喜现在的订单很多,客户都是慕名而来的,往往同时要做十几把弓。他说,买弓箭的人大部分是作为艺术品来收藏的,一部分是拿来送礼的,还有带着它去打猎的。

  现在“聚元号”只在潘家园市场设立了店铺。有人想跟杨福喜合作开分店、网店,但现在的活计已令他应接不暇,所以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意向。国家会定期给像他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拨款作为支持,按他的话说:“我们这批手艺人是赶上好的时期了。”

  当被问及是否收有徒弟的时候,杨福喜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和担忧:“现在的年轻人都是一时心血来潮学习制作弓箭,这几年陆陆续续我带了20几个徒弟,有几个人都是跪在我门前,说不学会就不回家,结果没学多久就都跑了,这毕竟是一门手艺,学起来也挺苦的,需要时间和耐心,坚持不了肯定不行。”据他介绍,他的学徒中学习时间最长的一个也只有两年的时间,前两天又有人找他学习弓箭的制作,但都被谢绝了。现在儿子跟他一起制作弓箭,杨福喜暂时打算继续以家族传承的方式来延续这门手艺,对于未来,他不免感到迷惘。但是他相信有这么多爱好这门手艺的人存在,弓箭制作技艺就不会失传。

(来源:中国文化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