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175处文物线索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

2015年01月07日10:55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从化175处文物线索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

  南方日报讯 (记者/朱伟良 通讯员/从宣)笔者6日获悉,从化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本次文化遗产普查包括: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可移动文物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普查以及古树名木普查五个项目。

  据统计,从化市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所得线索196个,其中175个通过广州市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专家组复核同意为不可移动文物,并撤销不可移动文物9个,不可移动文物合并单位2个。新发现的9个不可移动文物线索中,经专家评审后同意其中的7个为不可移动文物线索,并另外推荐传统风貌建筑1处。可移动文物普查录入9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收集项目60个,其中7个为重点项目。传统风貌建筑263处,历史建筑119处,新发现的历史建筑线索录入113处,传统风貌建筑线索录入263处。其中经过专家认定,推荐为历史建筑线索112处,传统风貌建筑线索218处。

  据了解,在本次普查中发现的9个新的不可移动文物线索中,有梅田朱氏宗祠等祠堂,汇源古庙、石古塘社永安楼、黎公古墓等不同类型的遗产,其中7个经专家评审后同意推荐为不可移动文物线索。而位于江埔街的发佑谭公祠,虽然主体修建采用大部分现代材料,掩盖了历史价值,但建筑主体保存较好,经专家评审后推荐为传统风貌建筑。

  据悉,《从化市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成果暨新发现线索专家评审结论》已上报广州市,将连同本次普查的其他普查项目最终成果,一起经广州市文化遗产普查领导小组审核验收后向社会公布。

(来源:南方日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4. 喝牛奶有四个禁忌,一定要了解!
  5. 七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