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苏颂的生死情缘:被诬告囚禁于同一个牢狱

2015年01月09日15:27  来源:海口日报
 
原标题:苏轼与苏颂的生死情缘:被诬告囚禁于同一个牢狱

苏学研究专家管成学在海口。

三苏祠中的苏轼像。(管成学供图)

厦门同安区苏厝村的苏颂像。(管成学供图)

  人物名片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今眉山县)人,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苏颂(1020—1101),字子容,福建同安(今厦门市)人。北宋天文学家、药物学家。其祖先在唐末随王潮入闽,世代为闽南望族,其父苏绅中过进士。苏颂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聪敏好学,经受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历练成为大儒,曾官至宋朝宰相。

  ■ 本报记者 彭桐 文/图

  让我们穿越时光———在公元1101年的5月,82岁高龄的苏颂病逝于润州,他的好友、66岁的苏轼正在从海南岛出发北返的途中。然而由于一路颠簸,苏轼大病不起,于是亲自撰写祭文,并急派幼子苏过前去吊丧。

  那么,这“二苏”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何交往与遭遇呢?近日,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苏学研究专家管成学,在参加完海南苏东坡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后,又在海口详情解读了苏轼与苏颂鲜为人知的故事。

  A

  进士

  同一个恩师

  “一位是光照文坛的文学巨星,一位是中外推崇的科学泰斗,苏轼与苏颂是宋代最有影响的两位伟人!”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苏学研究专家管成学说。如今人们对苏颂了解甚少,他1061年撰写了《本草图经》,是附有木刻标本说明图的药物史上的杰作之一,受到李时珍称赞;他研制的水运仪象台,不仅在中国,在日本和英国的博物馆都陈列着复制品。

  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李约瑟知道,苏东坡是个大诗人,他有个诗友叫苏颂。更有意思的是,苏轼嘉祐二年(1057)进士,苏颂庆历二年(1042)进士,苏颂比苏轼大16岁,苏轼比苏颂中进士晚了15年。但凑巧的是他俩碰上了同一个考官,同—个恩师,都是欧阳修任主考官,都是欧阳修批阅的试卷。

  当时誉满天下的欧阳修,对苏颂和苏轼都是特别赏识,并且爱才殷切,寄以厚望。他对苏颂试卷批语是:“才可适时,识能虑远。珪璋粹美,是为邦国之珍;文学纯深,当备朝廷之用。”对苏轼的试卷评价也很高:“学问通博,资识明敏,文采烂然,论议蜂出。其行业修饬,名声甚远,臣今保举,堪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

  “欧阳修不仅赏识苏颂的文章,还是苏颂出仕后的长官。欧阳修病逝,苏颂写诗哀悼!”管成学说。

  囚徒

  同一个牢狱

  元丰二年(1079)八、九两月,因受同一件事牵连,苏轼与苏颂先后被捕入狱。该事件就是“熙宁三舍人事件”,起因涉及选才任官,当时震动朝野,风闻天下,写入《宋史》,流传至今。

  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第二年颁布青苗法,实施中遭到非议。王安石的学生李定,经推荐从南方奉召到京,谎称青苗法“民便之,无不喜者。”时任宰相的王安石将其推荐给神宗,神宗听信其说法,要给他跳级升大官。

  当时的苏颂等三位中书舍人反对这项违背法制的任命,苏颂坚持任官要经由吏部考核。最后,李定没能任职御史台,而苏颂也被撤了职。

  苏轼也反对新法,提出“结人心、厚风俗、存伦纲”,并在苏颂被撤职后写下诗文,称赞他在“三舍人事件”中的高风亮节,表达了对其忠直守职的敬佩之情。

  1076年,李定终于出任御史中丞,于是诬告苏轼,查遍其所有奏章、诗文,找到一些对新法不满的词句,弹劾苏轼“侮慢朝政,有不臣之心”。神宗轻信奏章,下诏逮捕苏轼。苏轼在湖州被捕,八月押至京师。九月,苏颂也在被贬后被诬,从开封逮捕来京,两人都被囚于御史台监狱。

  苏轼与苏颂被囚禁的狱室,仅一墙之隔。李定等人刑讯拷打苏轼的声音,苏颂听得清清楚楚,他写了许多诗并配注文传给子侄们。管成学说,那些诗道出了他俩志气和遭遇相同。

  C

  叔侄

  见面认同宗

  “苏颂和苏轼源流相同,有历史依据!”管成学介绍说,他和苏氏总会的负责人一起收集到1949年以前的100多部《苏氏族谱》,查到苏颂和苏轼分别是芦山派和眉山派子孙,前者在福建省同安县的祖祠称芦山堂,后者的始祖苏味道被贬为眉州刺史,两派均是苏武的父亲、汉武帝时被封平陵侯居长安而葬的苏建的后裔。

  苏轼和苏颂相识交往是个巧合。嘉祐元年(1056),苏洵携苏轼、苏辙赴京师应试,第二年两儿子同中进士,父子名动京师。

  嘉祐五年(1060)二月,苏轼、苏辙为母亲守孝期满,又与父亲一起进京,等待皇帝的任命,他们在西冈租房居住。而这时苏颂改集贤校理、同知太常礼院,正在整理各类古籍,也刚刚在西冈买了房子。同在西冈,他们就见面认同宗,叙家谱,开始了联宗之谊。

  管成学说,通过苏颂长孙苏象先所著《魏公谭训》可知,是苏洵主动找苏颂认了同辈本家,开始了苏颂、苏轼叔侄情深意切、历尽风雨的交往。他们在京师西冈比邻而居约8个月。深秋时,苏颂被任命为颍州知州,离京赴任。同年十一月,苏轼被任为凤翔签判,也离开京师。

  D

  品格

  珍贵的遗产

  “苏颂与苏轼生活的时代是风起云涌、惊涛迭起的时代,政府官员大起大落,宠辱无常。但是,他俩相知相许,推心置腹,终生不渝!”管成学说,苏轼对宗叔推祟备至,终生敬仰,苏颂称宗侄诗文高妙绝伦,世无匹敌,他俩不管在顺境逆境都是声气相求,一直互相赞赏,相互激励。

  苏洵找苏颂认了同宗六年后的1066年,病逝于京师。苏颂亲自赴丧,应苏轼之邀,作挽辞。元丰七年(1084),苏颂母陈夫人病故,他在维扬服丧,苏轼闻讯赶去吊丧,撰挽词。

  元祐元年(1086),神宗病逝,哲宗继位,高太后掌政。苏颂、苏轼都进人了政治的上升时期。苏颂一直升到宰相,苏轼回京任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侍读等职。

  1093年9月,高太后卒,哲宗亲政,启用章惇为相,以“绍述熙丰”为名,贬斥元祐老臣。苏轼先贬惠州,后谪儋州(海南岛)。当时苏颂已78岁高龄,居润州(今镇江)为父母守坟,因皇帝批示才幸免被弹劾。1101年5月20日,82岁高龄的苏颂病逝,当时苏轼正在北返途中。而苏轼因—路劳苦,病不能起,便派幼子苏过赶去吊丧。当苏颂的子孙回谢苏轼时,他病情已十分严重。

  “一个多月之后,苏轼也医治无效,病死于常州。”管成学说,宋代的两颗巨星,在两个月内,相继陨落。

(来源:海口晚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4. 喝牛奶有四个禁忌,一定要了解!
  5. 七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