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承认法老面具胡须曾脱落 已有3300年历史(图)

2015年01月26日14:48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博物馆承认法老面具胡须曾脱落 已有3300年历史(图)

  埃及国家博物馆24日承认,馆内藏品、法老图坦卡蒙黄金面具的胡须部分去年确实脱落且被重新粘回。不过,受邀评估面具受损情况的德国专家克里斯蒂安·埃克曼认为,损坏情况没那么严重,可以修复。

  埃及文物部说,博物馆工作人员去年8月修复黄金面具展柜的灯光时不小心碰到面具,导致面具的胡须部分脱落。博物馆承认用环氧树脂黏合剂把胡须部分重新粘回去,但拒绝说明具体的环氧树脂类型。博物馆馆长马哈茂德·哈尔瓦吉先前告诉埃及官方的中东社记者,用环氧树脂黏合剂修复文物是国际通行做法。

  埃克曼说:“用环氧树脂不是最佳选择,但是个解决办法……但不幸的是,修复手法不恰当,致使能在胡须(和下巴结合)处看到黏合剂残留物。”他说,面具损坏程度没那么严重,之前被夸大了。而且,用黏合剂把胡须部分与面具黏合也并非前所未有。

  埃克曼说,面具当年被发掘出土时,胡须部分并没有固定在上面,而且1924年被送到博物馆展出时,面具和胡须也是分离的。直至1941年,胡须部分才被用黏合剂粘回到面具上。埃克曼推测,可能正是当初使用的黏合剂因年岁太久出现老化,才导致了这次脱落事件的发生。

  埃克曼提及,胡须部分脱落之初,修复人员也曾“试图用另一种树脂粘回去”,但无法支撑其重量,“胡须部分非常重……超过两公斤”。

  另外,针对修复人员在粘回胡须时曾在面具上留下刮痕的说法,埃克曼说,面具上的确发现一处刮痕,但原因暂不确定。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距今已有3300年,堪称埃及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面具用大约11公斤纯金打造,镶嵌着多种华丽的宝石。李良勇

(来源:北京晚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