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灰塑第7次补妆 屋檐28只大狮3只换"主心骨"

2015年01月28日08:01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陈家祠灰塑第7次补妆 屋檐28只大狮3只换"主心骨"

2008年修复一新的灰塑狮子。

  计划用时两年 分区围蔽不闭馆

  广州日报讯 (记者黄丹彤 通讯员石浩斌摄影报道)记者独家获悉,广州陈家祠屋顶灰塑全面上色大修工程近日即将启动,本次将对陈家祠2500平方米灰塑全面修复上色,整个灰塑装饰画幅涉及工程量共计3300平方米。计划用2年完成,由历次主修陈家祠灰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广州市花都灰塑工匠邵成村完成。维修将采取分区围蔽完成,不影响内部正常开放。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副馆长、负责陈家祠建筑保护的文物专家李继光昨天透露,本次维修是自1981年陈家祠复馆以来的第7次全面“补妆”,此前的一次灰塑大修是2008年。

  屋檐28只大狮

  3只换了“主心骨”

  “在近30多年来对陈家祠灰塑的修复中,在整个屋檐的28只狮子中,已经对3只灰塑狮子进行置换主心骨的重塑。”昨天,邵成村披露了陈家祠灰塑维修不为人知的内幕。

  邵成村说,121年前,老祖先修建陈家祠时所做的灰塑受到材料的局限,狮子的骨架用的是铁线而不是铜线,锻打铁易生锈膨胀并导致灰塑内部结构脱落松散,所以每次对灰塑的上色都首先必须检查灰塑裂缝,进行修补加固。对那些内部早已严重腐蚀生锈并严重影响复原的灰塑狮子,都会用铜和不锈钢作为主心骨进行重塑。

  红糖糯米做材料

  提高生石灰硬度

  邵成村介绍,灰塑以石灰为主要材料,拌上稻草或草纸,经反复锤炼,制成草根灰、纸根灰。所有制作灰塑的材料包括8种:石灰、沙子、草根、糯米、盐、玉扣纸、红糖、桐油。邵成村将这个过程形象地比喻成炒菜,加入红糖、糯米浆、盐、桐油等天然材料,是用来弥补生石灰不够黏稠的缺陷,从而更有助于提高生石灰的硬度。

  到了画面的塑造这一步,还需加入钢丝、铜线和颜料。与其他建筑艺术相比,灰塑可以在常温下制作,不需烧制,但必须在需要装饰的部位现场制作。记者了解到,完成一件灰塑作品,少则耗时数天,多则数月才成型。在这个过程中,坚持采用传统的工艺和材料是传承人诺守的底线。

(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