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余秀华走红:诗歌借新媒介焕发新活力

2015年01月30日07:36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再谈余秀华走红:诗歌借新媒介焕发新活力

   原标题:诗歌借新媒介焕发新活力

  ——再谈余秀华走红事件

   最近这两个星期,女诗人余秀华忽然走红,至今话题不断。一个默默无闻的底层农村残疾女诗人,几天之内暴得大名,似乎上演了一场神话。保险公司上门推销保险、当地领导前来慰问、出版商登门跪求出版诗集,中国式的荒唐事迹,也打破了余秀华平静的生活。这场意外成名的神话背后,离不开新媒介的功劳,正是微信朋友圈的疯转,才让本来小众的诗歌在大众中传播开来。

   中国诗歌在上世纪80年代极度兴盛,但也兴盛得不正常,诗歌承担了太多社会政治功能。进入90年代后,商业大潮涌来,诗歌本身很难商品化,大批诗人、读者弃诗而去,诗歌一下子被边缘化。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版社视诗歌为毒药,文学杂志留给诗歌的版面少得可怜,有限的几本官方诗刊趣味保守,沦为文坛小圈子刊物。民间诗人对官方诗刊不屑一顾,同人办刊、自印诗集,但成本较高,交流不便,对大众毫无影响力。一些评论家更是喊出“诗歌已死”的激进口号。

   网络论坛的兴起,给诗歌发表、传播带来新渠道,打破书刊的垄断。但网络论坛囿于同人圈子,在传播上仍然不够方便。微博、微信的出现,自媒体的崛起,进一步让诗歌有了新天地,更利于即时发表、转发和评论。诗歌大多篇幅短小,很适合在微信上阅读、转发,只要不是那么佶屈聱牙的作品,读起来并没有多大障碍。余秀华的诗直白易懂,情感真挚,又不像之前的“梨花体”、“乌青体”那么口水化,正是这些让她的诗适合微信传播。要是没有新媒介,余秀华不可能横空出世。

   余秀华的诗在微信上走红,目前仍然是孤例,也很难复制。但不少人其实都在借助新媒介默默传播诗歌文化,不计较任何功利目的。如尚客私享家发起的“为您读诗”活动,邀请演员、主持人、作家、学者乃至商界大佬读诗,在微信、微博上发表,至今做了六百多期,吸引了一批网友。又如知名传媒人朱学东每天硬笔手抄一首经典诗,贴在微博上,日日如此,从不间断,也引得一些网友效仿。

   在微信朋友圈发表、阅读或转发诗歌,也是一种有文化品位的兴趣爱好。笔者有一位朋友利用上下班坐车的时间,在手机上翻译美国大诗人桑德堡的诗歌全集。每日零打碎敲,一年下来,竟然把桑德堡全集翻译完毕。没有微信朋友圈的激励,大概他也完成不了这个庞大的工作量。虽然传播诗歌文化的微信、微博,受众不太多,但打破了过去诗歌封闭的圈子状态,向社会大众打开了一扇扇窗户。

   诗歌是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中国是诗歌大国,有着伟大的诗歌传统。在商业消费社会里,诗歌不太可能畅销,但恰恰也保存了纯粹品质,有着独特魅力,有别于当下泛滥的商业快餐化的文字。在新媒体时代,诗歌并没有倒地死去,反而焕发了新活力。余秀华的成名,其意义远远超过一个演员的成名,势必会激励更多底层平民进行自我表达,在手机上传播诗歌文化。这是艺术的光荣,也是诗歌生命力的表现。

(来源:北京日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