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大师陈伯华遗体告别仪式武汉举行

2015年02月03日15:58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汉剧大师陈伯华遗体告别仪式武汉举行

  中新社武汉2月3日电 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遗体告别仪式2月3日9时在武汉举行,来自海内外各界近千人泪送大师最后一程。

  灵堂内,陈伯华静静躺在鲜花丛中,神色安详。一副悬挂着的挽联:“宏宣江汉声,二度梅开,相与京昆争艳;新拓优伶路,群英辈出,恰同伊洛传芳”,高度概括了她富有魅力的艺术人生。

  陈伯华生于1919年3月,武汉市汉阳县永安乡人,国家一级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武汉汉剧院院长。2015年1月30日,陈伯华在武汉病逝,享年95岁。

  作为汉剧艺术的象征,陈伯华成功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风格各异的艺术形象,创造性地对汉剧唱腔艺术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创立了“陈派”艺术表演流派,在中国戏曲史上贡献卓著,其代表作有《宇宙锋》《二度梅》等。

  当代京昆大师俞振飞曾评价说:“京剧二百年,出了个梅兰芳;汉剧三百年,出了个陈伯华,陈伯华是中国汉剧艺术的骄傲。”

  国家一级演员、汉剧“非遗”国家级传承人程良美先生对记者表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陈伯华率领一众演员前往上海演出,当时上海戏剧界以越剧皇后袁雪芬、京剧麒派大师周信芳、电影演员白杨等为首的艺术家们前往码头迎接,“陈伯华把汉剧艺术推向巅峰,她对汉剧旦角唱腔的改革功不可没。”

  据了解,在陈伯华之前汉剧的旦角以男性反串居多。陈伯华的唱腔委婉动听、细腻圆润,深受观众喜爱,这一改良对汉剧旦角唱腔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