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一夜之间,来自湖北乡间的余秀华和她的诗歌一起“穿过大半个中国”,走进了无数人的心扉。与之前小丑般哗众取宠的“梨花体”、“乌青体”相比,余秀华的走红无疑更有积极意义,且不论文学成就如何,至少她的诗歌里有一种至为宝贵的东西——真诚。
余秀华的真诚来自哪里?因为她不是为出名而写诗,不是为附庸风雅而写诗,不是为别人的目光而写诗,她的诗是写给自己的,是真正从心中流淌出来的。绚丽的艺术花朵向来只植根于苦难的土壤,对于这位自小因脑瘫而备受排挤、早早就陷入一场无爱婚姻的农妇来说,诗歌就是她与不幸命运抗争的武器,是她一直被压抑的丰沛情感的出口,是她奋力挣脱闭塞的生活空间、通向自由天地的一扇窗。
然而她的世界在短短十几天里便彻底颠覆了,以往无人问津的小院被记者、商人、官员踏破,上头条、出诗集、开发布会,还成了当地作协的副主席,这巨大的转变让人不由得为余秀华未来的写作之路感到担忧。须知顺境最易磨蚀英雄意气,荣耀常会诱人迷失自我,恰如柳永若是一早就平步青云,便绝无可能吟出“寒蝉凄切”的千古佳句。当然,余秀华还会继续写诗,可是当她被推上云端,远离了逼迫着她将灵魂向高处升华的那方困境,她诗中的真诚还能一如既往吗?
幸好如今的余秀华看来还是清醒而冷静的,她知道所谓副主席只是个虚名儿,她知道这一团热闹很快就会消散。是的,很快就会消散。因为对于大部分追捧或评论余秀华的人来说,诗歌其实并不是他们所需要的,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话题、一个热点、一个5分钟名人。但对余秀华而言,诗歌却是她生命中极为真切和重要的必需品!
那么,请不要再用好奇或怜悯的眼光去打扰她的安宁了好吗?如果真心欣赏她的诗,只需表达你的赞美与感动,或购买诗集、广为传颂以示支持,而不是跑到家里去追问祖宗三代,也不是自以为是地给她加上各种虚妄的头衔。一个热爱写诗的普通人是让这世间更加丰盈美好的风景,一个把写诗当成差事的平庸诗人则只是可有可无的赘笔。我们肯定不希望余秀华从前者变成后者,那就让我们一起——留住这份真诚。 文/本报记者 崔巍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