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应回归剧本为“王”正道

2015年02月06日12:52  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电视剧应回归剧本为“王”正道

  原标题:电视剧应回归剧本为“王”正道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通报,2014年共计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国产电视剧目429部15938集,比上年增加938集。(2月1日《北京青年报》)

  这一数字颇耐人寻味,有业内专家担心,国产剧滥竽充数恐有抬头之势。中国是电视剧王国,2012年达到创纪录的17000集。然而,中国每年播出的电视剧上限在8000集左右,近50%的电视剧产品制作完成后被打入“冷宫”,不仅导致资源巨大浪费,也引发市场恶性竞争。经过政策调整,2013年国产剧终结连续13年的增长势头,降为15000集。去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出“一剧两星”新政,结束了长期以来“一剧四星”的播出历史,一时间,备案申报的电视剧集数明显下降,但好景不长,2014年电视剧数量仍然超过2013年。

  据分析,电视剧高产难降,关键在这个行当门槛较低,谁都可以进来踩一脚,加之国内电视剧市场需求较旺,有钱可赚,有利可图。电视剧市场红火是好事,但要看到,全球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产品质量却难让人恭维,许多投资商把钞票砸在明星大腕身上,企图靠“明星脸”赢得竞争,占领市场。因此有专家呼吁,2015年国产剧要勇于告别演员为“王”的时代,回归剧本为“王”的正道。

  窃以为,此言极是。国产电视剧一路走好,需要双管齐下,一是压缩产量,严格备案,减少浪费;二是提高质量,淡化明星,强化艺术,尤其要高度重视剧本的创作。

  “拼星”时代的经济代价是明星片酬疯涨,据国家一级导演朱正披露,目前明星大腕的片酬通常占一部剧总投资的50%以上,为省钱,编剧、拍摄、服装、化妆、道具、场景等花费只能一再压缩,这势必造成电视剧粗制滥造。现实中,一些制片商为降低制作成本,节省开支,马不停蹄地四处奔走,拍片就像赶集一样,编剧没有时间体验生活,演员缺乏时间研究角色,“早熟”的作品多了粗糙,少了精细,表面的奢华难掩思想内涵的乏味。

  一味追求明星效应,忽视影片质量,无异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影视作品的生命力与竞争力首先在于有一个好剧本,成熟的剧本如同景,明星加盟是花,景为主,花为次,景花协调才会营造“景上添花”,景很差,花再美也难“以瑜掩瑕”。其次靠精雕细刻,精耕细作,影片从场景布置、拍摄到制作等整个过程以及每个细小环节上都要精心打磨,经得起推敲与观众挑刺,这样作品才有长久生命力。第三靠演员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入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这既需要技艺,更需要演员能吃苦奉献。

  要淡化明星脸,无论制片商还是导演都应注重在提高电视作品思想艺术内涵与质量上多下功夫,切莫不顾财力、不计成本地追星。如今观众更看重影视品质,对动辄就是明星捧场有些生厌,剧本不好,剧情粗滥、狗血,单靠明星撑门面,很难糊弄观众。

(来源:河北日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