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太平门遗址考古基本完成 城墙曾经历3次大修

2015年02月08日17:22  来源:上游新闻
 
原标题:重庆太平门遗址考古基本完成 城墙曾经历3次大修

▲由北往南看的太平门及城墙断垣

  重庆晚报讯 日前,重庆晚报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2014年度业务科研成果汇报会上,获悉渝中区太平门遗址最新考古进展和收获。

  太平门城墙位于渝中区望龙门四方街太平门大码头一带,或修建于明代,是重庆老城墙十七门中东南面的开门。当年这里水陆码头商贾云集,是繁华的商业闹市。2013年7月,太平门在一次工地施工中重见天日。2014年10月底,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派遣考古工作队进驻现场开始考古发掘。

  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工作人员孙治刚介绍,目前太平门遗址内城门处考古工作基本完成,可以确定太平门遗址城墙存在三次大的修建和使用期及多次修葺过程,“我们发现城墙附属台阶依次叠压有由晚至早不同时期的三次台阶使用面,城墙顶部也对应有三次比较明显的道路面,外侧城墙立面上更清晰保留有7-8次相互叠压的修葺痕迹。”

  经考古测量,太平门门洞内部高达5.1米、宽4.4米,如今门洞依旧被巨大条石堵得严实。孙治刚介绍,据《巴县志》等文献记载,太平门由内城、瓮城两部分组成,城门匾额上均有题字,内城门题“拥卫蜀东”,瓮城门题“太平门”。现在发掘的城门是太平门遗址的内城门,城门上题字匾额已缺失无存,城外还有一座瓮城,由东、南、西三面城墙与内城墙围合而成,西面城门城墙已被破坏,东、南面城墙保存较好,瓮城复原东西长约50、南北宽18.5米。

  据了解,下一步还将对太平门进行抢险加固,目前方案正在制定中。

  重庆晚报记者 罗静 毕克勤 摄影报道

(来源:重庆晚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4.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5. 人民网评:要始终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