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十二生肖铜俑展出 似微缩版圆明园兽首

2015年02月10日09:06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清代十二生肖铜俑展出 似微缩版圆明园兽首

  共150多件 持续至5月10日

  岁月舞台,午马值岁,未羊接班,周而复始。生肖作为时间符号,十二年一循环;生肖是一种属相,代表不同年份人群;生肖更是一种祥和的象征,被赋予丰富的内涵。再过10天,我们将跨进2015年农历乙未羊年,因“五羊传说”被赋予“羊城”的古老广州,千百年来不断延续着“祥和”城市形象。广州文博人别出心裁推出的首个以十二生肖为主题的文物展今天起在镇海楼开展,这个“文物上的十二生肖”大展,以文化十二生肖动物为载体,解读文物背后的寓意及生肖与人类的故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公开亮相。展览持续到5月10日。

  呆萌的褐斑猪、调皮的小美猴……展示一个十二生肖动物和谐共处的大世界。本报记者昨天独家探营,在越秀山镇海楼见到这批聚齐十二生肖的陶瓷器、青铜器、玉器等特色文物。150多件文物,整整跨越从西周到民国将近2000年时空。

  谜团:生肖铜俑疑是微缩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套体态小巧的清代十二生肖铜俑,他们人身坐姿像,姿态各异,貌似作揖拜年状,酷似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如果不是有人提醒,还真以为是“微缩版”圆明园兽首。与之媲美的是现场一套完整的宋代十二生肖陶立俑,陶俑身着长袍,昂首站立,神态祥和。这一站一坐的两套生肖俑像,相映成趣。

  广州博物馆馆长程存洁介绍,广州博物馆馆藏这套宋代十二生肖陶立俑,是目前广州保护最完整的陶立俑。据介绍,十二生肖代表地支的12种动物,流行于隋至元代。

  12件一套的清代微型生肖铜俑为何酷似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程存洁分析,其中一种可能是当年圆明园或许也曾制作了十二生肖兽首,作为厚礼用来赠送国外重要官员。具体有待史学家进一步研究考证。

  重头戏:三羊纹花瓣形方碗昭示“三阳开泰”

  记者见到,宋代亡羊补牢绿釉陶羊圈,明代铜羊花觚插,民国粉彩花鸟纹三羊耳尊,展场中以生肖羊题材最为突出。程存洁介绍,羊作为人类最早开始狩猎和驯养的动物之一,人类从中国传统文化诞生时起就与羊密不可分。展品中清同治的粉彩三羊纹花瓣形方碗是一件体现生肖羊的特色展品,碗的外壁描绘了神态各异的三只羊谐音“三阳”,取“三阳开泰”之意来表示吉庆祥和。

  在广州,羊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古代五羊衔谷的美丽传说使广州别称“羊城”,时至今日,“五羊衔谷”作为广州的城标、广州人的精神形象、亚运会的吉祥物灵感来源等,可以说羊文化所折射出的祥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珍贵:十二生肖展品从西周延续到民国

  程存洁解读,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古往今来不同材质的日常用品或者工艺品上都有十二生肖动物的身影。展览选取文物跨越年代从西周直到民国,从生肖文物造型演变可以了解人类审美情趣的微妙变化。而同一朝代几百年的时间,龙纹图案也在发生微妙变化,以明清时期各类官窑龙纹瓷器为例,观众得以窥见皇家御用龙纹图案的演变。

  被誉为“中国白”的德化窑白釉堆塑盖盅,器盖、器身处以“侯封百世”等寓意美好的五组图案;在地方民窑潮州窑瓷器中,则有雄鸡贺岁造型,民间取鸡与“吉”同音,金鸡报喜则寓意好运降临。 (记者黄丹彤)

(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4.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5. 人民网评:要始终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