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方大曾传记出版

2015年02月11日21:25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方大曾传记出版

  中新社北京2月11日电 (记者 石龙洪)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有关抗战的记忆不断重回人们的视野。记录“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方大曾的传记《方大曾:消失与重现》近日出版,引起业界关注。

  方大曾,生于1912年7月,笔名小方,毕业于中法大学经济系,以摄影和通讯报道见长,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知名记者,也是美国《时代》周刊、英国《伦敦图画新闻》等欧美报刊供稿人,其作品大多反映当时的民风民俗、战事及社会变迁,与中国杰出新闻记者范长江等同负盛名。他被后辈称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方大曾第一时间赶到前线,拍摄照片、访问官兵、发布消息,其报道被大量采用,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在当时广为人知。当时的北平沦陷后,在范长江推荐下,方大曾被上海《大公报》聘任为战地特派员,他多次孤身前往激战前沿,传递出大量有价值的独家新闻。不幸的是,1937年,方大曾在河北蠡县采访时失踪。范长江曾经撰文《忆小方》,以示对他的怀念。

  该书作者冯雪松是中国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2000年,他访问方大曾胞妹方澄敏后,拍摄制作纪录片《寻找方大曾》。15年来,他翻阅了大量史料,访问了众多知情人,先后两次前往河北、山西等地,沿着方大曾的报道路线采访,用一个个历史碎片拼接成生动鲜活、具有爱国情操、有血有肉的方大曾。

  冯雪松认为,追寻一个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年轻记者,其意义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寻,更是面向未来的探求,“一个人应该对民众和国家怀有一种情怀,不因暴力和金钱,就像小方”。

  著名作家余华评价方大曾的作品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留下的一份遗嘱,一份留给以后所有时代的遗嘱”。台湾知名摄影家阮义忠认为,“方大曾的作品让我觉得好像在与他的精神做沟通,每放一张照片,我就对他的才气又服气一回。”

  范长江之子范东升在此书读后感中写到,方大曾这样优秀的战地记者是“用生命当火种”的人,他父亲范长江与方大曾都体现着中国新闻记者职业精神的至高境界。

  方大曾外甥张在璇阅读该书稿后,写到“看了这本书很激动,感觉是失踪了近80年的舅舅仿佛回家了,是作者寻回了他散落在战地的灵魂。”(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4.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5. 人民网评:要始终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