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马家的故事”获越南“邻居”好评

2015年02月13日07:04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中国“老马家的故事”获越南“邻居”好评

  原标题:中国故事获越南“邻居”好评

《老马家的幸福往事》剧照。资料图片

  一部名为《老马家的幸福往事》的中国电视剧近日在越南电视台热播,追看该剧成了不少越南人的晚间乐趣。一户上海里弄普通人家的故事,缘何能打动越南千家万户?

  最近,一部名为《老马家的幸福往事》的中国电视剧在越南电视台热播,许多越南观众为剧中“老马家”跨越30年的生活故事吸引,为以“马一毛”“马鸣”等剧中平凡中国人遭遇的家庭、事业经历所感动。据越南电视台的反馈,追看《老马家的幸福往事》成了不少越南人的晚间乐趣。有越南观众评价,在电视剧里找到了和自己生活的共鸣,让他们更加理解当代中国。

  这一次,“老马家”的故事,扎扎实实“走”了出去,而不是“送”出去。这个故事,恰可作为“讲好中国故事,事半功倍”的印证,引发对当今影视创作和对外文化传播的思考。

  在“老马家”看到自己家

  由慈文传媒集团等出品的电视剧《老马家的幸福往事》,记录了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上海一户里弄人家追风逐浪、跌宕起伏的人生,是一部跨年代、跨地域的生活史诗。该剧由青年导演杨文军执导,上海籍著名作家贾鸿源编剧,林永健、何赛飞、辛柏青、吴秀波等知名演员联袂担纲。电视剧在中国国内播出时就赢得众多喝彩,摘得“白玉兰”等大奖。

  从去年年底开始,《老马家的幸福往事》作为越南电视台的“跨年大戏”在晚间向越南全国播出。这是继《西游记》《还珠格格》后,越南电视台再次引进中国电视剧,也是反映当代中国百姓生活的现实题材影视作品首次进入越南主流播出平台。由于观众反响热烈,越南胡志明市电视台等地方台已将该剧列为春节期间的播出计划,越南电视台也有望在近期重播。

  “‘老马家’的故事和他们所经历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越南老百姓也有类似的经历,加上两国是‘邻居’,在传统文化里有不少渊源。”对于在越南热播,负责该剧译制工作的广西电视台有关负责人并不意外。据悉,《老马家的幸福往事》还将译制成其他语种,在东盟国家陆续播出。

  “讲好故事是实现成功传播的基础。”该剧出品人、国家一级编剧、慈文传媒董事长马中骏说,“老马家”的故事,其实就是一次着眼生活的创作,务求真实,力戒浮躁,光是剧本就足足打磨了四年多。编剧贾鸿源是上海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专业作家,长期扎根普通百姓生活。“老马家”的故事虽是虚构,但人物、细节却是无数真实的上海寻常百姓家庭的缩影。

  讲好故事才能走出去

  在中国国产电视剧年产数量早已稳居世界第一的今天,不得不承认,原创力量依然薄弱,缺乏精品力作,展现当代中国现实题材的影视作品更是“走出去”的稀缺品种。

  “‘走出去’不是简单地拿出去就行。”马中骏打了个比方,“就像两个人谈恋爱,不能光我喜欢你,也得你喜欢我才行。”他告诉记者,为了这次《老马家的幸福往事》在越南播出顺利,译制方专门邀请越南方面专业人士和知名配音演员参与二度创作。台词、配音均尊重越南观众的习惯。

  在马中骏看来,尊重当地收视习惯,量身进行“二度创作”,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部分。作为国内首批获得电视剧制作甲种许可证的老牌影视公司,慈文传媒还成功地将巴金的经典名著《家》改编成电视剧,在法国、日本主流电视台播出;将金庸武侠名著改编成电视剧,打入美国主流市场。而电视剧《家》从摄制起就考虑了法国、日本主流电视台的播出标准,并在开播前的推广中强化巴金与法国、日本的渊源,拉近与当地观众的情感。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改编成长篇电视剧在中国播出反响热烈,但美国观众不习惯每晚连续看同一部剧,更接受“周播”和“季”的方式,因此在向美国发行时重新剪辑,每集独立成篇。不仅顺利播出,还破解了以往“中国传统文化电视剧美国观众看不懂”的难题。“不是人家看不懂,也许是我们给人家打开的方式不对。”马中骏笑言。

(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4.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5. 人民网评:要始终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