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做客中国经济网品牌视频访谈节目《文化名人访》
2015,根据2014年热门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改编的同名电影成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首部“现象级电影”。影片于 1月30日在国内公映,首日票房7900万(含首映场),次日票房8000多万,第三天票房6000多万,首周末3天票房累计2.3亿。4天时间则达到2.6亿,成了2015年卖座速度最快的华语电影。资料显示,作为2014年电视荧屏上最火爆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观众群体,收视率一直稳居综艺节目榜首,每期有超过2亿点击的网络点击量,累计超过120亿次的微博讨论量,其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无以伦比。尽管《奔跑吧兄弟》在豆瓣电影上的评分只有3.3分,但电影发扬光大了综艺节目的搞笑和机智,集合了艺能感完全爆发的众男神女神,因此受到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强力追捧。据不少家长反映:“问及孩子要什么奖励,答案竟是寒假看《奔跑吧兄弟》电影。”影院经理们发现,电影院几乎被成群结队而来的小学生、中学生们“霸占”了,有的是和父母甚至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去看。毫无疑问,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绝对是是被孩子“绑架”去看电影的。而对于当下中国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来说,被孩子“绑架”看电影甚至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幸福的事情。锁住了一个学生,可以产生1:3、1:5乃至1:7的消费效果,“合家欢”观看模式也就成为了“综艺电影”的“不二法门”。
《奔跑吧兄弟》大电影海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们甚至都记忆犹新,2014年春节档根据明星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拍摄的同名大电影以近7亿元的票房震惊电影圈,并且引发了把这种综艺节目简单搬上大银幕到底算不算真正的电影的激烈争论,有人不无愤怒地将其称为“粉丝经济催生的畸形儿”。也有不少业内人士预言“综艺电影”取得与其品质完全不相称的高票房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不具备可复制性。但是,“奇迹不可复制”的声音话音未落,《奔跑吧兄弟》再次挑战人们对电影的认知、定义和评价。毫无疑问,“综艺电影”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今年春节还有《爸爸去哪儿2》和《爸爸的假期》,市场表现如何有待进一步观察。据笔者所知,一些卫视的热点综艺节目,仍然在筹拍当中。毕竟它成本比较低,见效比较快,像是电视人顺手牵羊将计就计的捞钱游戏。有资本、有资源就是那么任性,遵循的完全是是挣钱、赚钱就是硬道理。
综艺节目大举进入电影,并且具有强烈的短期效应、急功近利的赚钱冲动,并且以强大的力量渗透到电影创作和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很多业内人士而言,综艺娱乐节目拍摄成为大电影并且获得与其电影品质和内涵并不相称的高票房,对电影的专业性乃至电影本体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到目前为止,中国电影产业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中国电影市场则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休闲娱乐成为大多数观众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主要诉求,主要功能是完成时尚社交,赚取谈资和话题,与艺术审美尚有不小的距离。某种意义上说,电影只要能给观众带来快乐,在当下方方面面“亚历山大”的社会,也未尝不可。但无论如何,大家蜂拥而至做这种短平快的电影,将会进一步加剧中国电影的浮躁、急功近利和投机意识。尽管好莱坞也经常把热点电视节目改编成电影,但必须经过“电影化”的过程。好莱坞知名影评人托姆·格伊尔坦言综艺大电影应该是中国独创,这种类型的电影,成熟电影产业的代名词好莱坞,是绝对不会去触碰的。《芝加哥太阳报》认为:“在中国,大量的电视观众愿意为这些节目的电影版买账。但是如果走到海外市场,这些电影最终的结果就是贻笑大方。”可以说,如果这种短平快、急功近利的“综艺电影”在中国电影业大行其道乃至横行霸道,对中国电影负面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当下中国电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快餐式生产并且形成了快餐式消费的链条,恐怕与整个社会的浮躁、急功近利以及方方面面“亚历山大”有内在联系。学生人群超强的学习压力,其他人群则是超强的工作压力,生存压力以及其它各种压力。现在的观众,尤其是90后、00后的观众就是简单追求娱乐放松,就是如此幼稚任性。我们怎么办?坚决不允许他们任性——地球人都知道那其实是不可能的。坦白的说,我个人不喜欢《奔跑吧兄弟》,但我不会反对别人、尤其是年轻观众喜欢,也不会对他们幼稚、任性的喜欢进行冷嘲热讽。但我还是要友善的提醒年轻观众,任性也应该有所节制,任性也不能完全没有边界。更重要的是,人不能够总是停留在幼稚任性状态,而应该随着成长逐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最终做一个有品位、有内涵、有审美的观众。
由于中国电影市场的不完善,更由于中国电影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任性、幼稚,《奔跑吧兄弟》在当下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也还会风靡一时、大行其道乃至横行霸道,其生产者们甚至也可以以获取的高票房嘲讽那些执迷于电影的专业性、电影本体的专业人士。但是,笔者坚信,这种情形不可能是中国电影的常态、不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常态。不尊重艺术创造力、艺术想象力,不尊重电影创作和生产的基本规律,最终失去的恐怕不仅仅是电影市场本身。无论如何,电影创作和生产不能完全建立在观众“任性”基础上。而且,年轻观众也总是在不断成长,或许他们会对过去任性的行为再来一次任性,那受伤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了。
>>>>>>相关链接:冯小刚与“综艺电影”谁是谁非 业内激辩再升级(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