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胶东“烙画葫芦”老艺人(图)

2015年02月27日17:29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探访胶东“烙画葫芦”老艺人(图)

探访胶东“烙画葫芦”老艺人(图)

烟台老艺人柳光铎正在制作烙画葫芦。 王娇妮 摄

  柳光铎制作的烙画葫芦获得了“柳公葫芦”的美名,并成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王娇妮 摄

烟台老艺人柳光铎正在制作烙画葫芦。 王娇妮 摄

  中新网烟台2月27日电 (王娇妮 杨兵)27日正月初九,在烟台毓璜顶庙会上,烙画葫芦老艺人柳光铎一手托着葫芦,一手拿着电烙铁在葫芦上烙字。不一会儿,一幅字体飘逸的诗词就烙在了葫芦上。

  记者观察柳光铎创作的烙画葫芦发现,葫芦上不仅烙有人物、花草、鸟兽、山水和风景,许多还配有诗词歌赋,再加上疏密有致的各种装饰花纹,葫芦图案十分丰富。除了用于观赏,柳光铎还将烙有字画的葫芦制成各种容器、台灯等艺术品。

  年过七旬的柳光铎对中新网记者称,他制作的烙画葫芦较以往在工艺与内容上都进行了改进,他同时使用“绘”、“电烙”、“雕”等技法替代了过去单一的火烙手法,并在作品里加入了自创的诗词和生活感悟。

  游客宋磊请柳光铎在一只葫芦上烙上小马图案,送给自己属马的女儿,希望女儿平安快乐。

  记者现场尝试在葫芦上烙字发现,用电烙铁的硬铁头在圆滑的葫芦上“写”字“画”画,并非易事,不仅需要掌控烙铁恰当的温度,还要注意力度和速度,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烫出花纹的深浅和神韵。

  另柳光铎高兴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起这门老手艺,经常有人与他切磋技法,如今他的儿子也继承了烙画葫芦,儿子做的葫芦很受欢迎。柳光铎父子二人制作的烙画葫芦还获得了“柳公葫芦”的美名,并成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葫芦谐音“福禄”,是中国传统吉祥物,烫画葫芦则是将烫画艺术和葫芦特质相结合,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4.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5. 人民网评:要始终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