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阔成系首个撤掉桌案评书表演者 苗阜悼念:无来者

2015年03月03日09:32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袁阔成系首个撤掉桌案评书表演者 苗阜悼念:无来者

  本报讯(实习生 吴桐记者 姜小玲)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昨天凌晨因心脏衰竭在北京离世,享年86岁。“再也听不到那熟悉的声音了”、“天堂里从此多了美妙的说书声”…… 噩耗传出,网上一片哀悼声。

  袁阔成的名字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家喻户晓。在许多人的记忆中,一家人的晚饭时间总是伴随着袁阔成说的《三国演义》。《读库》主编张立宪说,在他心目中,“稳坐中国评书界第一把交椅的,绝对是袁阔成先生。”袁阔成曾获中国曲协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并与刘兰芳、单田芳、田连元合称为“四大评书表演艺术家”。但他的微博备注只有三个字:“说书人”。

  袁阔成1929年生于评书世家,其伯父袁杰亭、袁杰英,父亲袁杰武,合称“袁氏三杰”,其中袁杰亭更被称为“说书的梅兰芳”。袁阔成自幼随父习艺,天赋异禀。14岁登台,18岁即以短打书 《十二金钱镖》、《施公案》享名。而成为真正的大师,更依靠他后天的不断探索和突破。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回忆起袁阔成说:“他是我们评书界闯新路、表演上独具风格的泰斗级人物。”袁阔成是评书艺术改革的带头人,是第一个撤掉桌案的评书表演者,正是这一“变革”让评书由高台教化的半身艺术,变为讲究气、音、字、节、手、眼、身、法、步的全身艺术。袁阔成的好朋友李金斗回忆说,“袁先生的《水浒》为什么说得那么好,因为他以前练过武术,身上有功夫!”原来,袁阔成从小就练摔跤和武术,所以说武侠时才能加入惟妙惟肖的肢体动作,说表并重,形神兼备。

  袁阔成注重博采众长,不断吸收话剧、电影、戏曲、相声等艺术形式之长,在继承传统评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新中国成立后的“新书”即革命题材书,袁阔成更有开拓之功。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红岩》、《烈火金刚》、《赤胆忠心》、《暴风骤雨》等好几部新书。1981年,袁阔成应邀录制365讲的《三国演义》,播出后广受好评,成为评书史上评价最高的三国题材评书。他曾说:“我必须要放下架子向其他艺术门类学习,只有适者才能生存。”为了打破评书发展的瓶颈,他甚至研究周杰伦的说唱,尝试说周杰伦式的《水浒传》。

  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说,袁阔成是北京评书两大门类之一的“短打书”代言人,“他一走,一个行当,一个门类没有了。”说书人袁阔成没真正收过一个徒弟,只有三女袁田喜爱评书。相声演员苗阜感慨道:“先生千古,再无来者了。”

(来源:解放日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4.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5. 人民网评:要始终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