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格勒:让艺术品“流动”起来

2015年03月10日09:20  来源:扬子晚报
 
原标题:斯蒂格勒:让艺术品“流动”起来

  原标题:斯蒂格勒:让艺术品“流动”起来

贝尔纳·斯蒂格勒思考中。蔡震 摄

  说到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很多中国人并不陌生,它前卫的设计、开放式的厂房造型,几乎成为巴黎埃菲尔铁塔之外另一个必到之处。前天,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蓬皮杜艺术中心研究与创新学院院长贝尔纳·斯蒂格勒,应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邀请,在南大仙林校区进行了“逃离人类纪”的主题演讲,席间斯蒂格勒接受了扬子晚报记者的专访。他认为,通过技术上的帮助,可以建立起普通观众和艺术品之间的互动,从而促成观众在心智上对艺术品的解读。

  走进美术馆的人很多 真正停留的人却很少

  如今,世界各地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现象,走进美术馆和博物馆的人很多,但真正停留在艺术品前的人很少,文化机构正在沦为一个旅游的项目。艺术应该是消费品吗?

  对此疑问,斯蒂格勒也表示出疑虑,他说几年前,卢浮宫曾经有过一个调查,发现观众在一件作品前停留的时间平均只有42秒钟。“42秒,你能指望从一件艺术品中获取什么啊。有一种说法说,要看懂《蒙娜丽莎的微笑》至少需要20年,这个说法并不夸张。”说着,斯蒂格勒也摇摇头,“现在很多的文化机构都面临着跟卢浮宫相似的尴尬,就是来参观的人大多是游客而不是来欣赏艺术的。”他认为,艺术不应该是消费品,“真正的艺术恰恰是与文化消费主义作斗争才存在的。”

  让艺术品“流动”起来 促成观众心智上的解读

  当下,中国各地都在纷纷兴建各种类型的美术馆,对此,斯蒂格勒并不太赞同,“美术馆是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的产物,是一种已经过时的体系。”他认为,现在更重要的不是去建立更多的美术馆,而是怎么让更多的艺术品“流动”起来,去和更多的人见面。斯蒂格勒表示,蓬皮杜的大门永远都是敞开的,他希望有机会能跟中国方面合作。

  对于当今艺术过于商业化的现象,斯蒂格勒认为,“艺术跟金钱联系得过于紧密了,这很危险。”他分析说,现代社会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总是希望可以找到证明自己的价值体系的东西,这种东西曾经是宗教,后来是金子,现在似乎就是艺术品。“可以说,如今艺术品的地位其实是来自这个世界的欲望。但艺术不应该承担这样的欲望,艺术的价值应该来自稀缺性乃至唯一性,其价值应该无法计算,更不应该只是用金钱来衡量。”

  斯蒂格勒进一步强调,通过技术上的帮助,可以建立起普通观众和艺术品之间的互动,从而促成观众在心智上对艺术品的解读。

(来源:扬子晚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4.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5. 人民网评:要始终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