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也曾疏远,从未离开

2015年03月13日13:38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评书:也曾疏远,从未离开

  原标题:评书:也曾疏远,从未离开

  3月8日,八宝山殡仪馆,书迷与曲艺界人士共同送别一代评书大家袁阔成。大师离去,醒木声黯,让人感慨离去的不只是一位大师,还有评书曾经辉煌的时代。

  在多媒体时代,评书还只是凭借一张嘴、一块醒木演绎人生万象、世间百态,如何抓住现代观众?这是袁阔成在离世前几天还在和学生琢磨的问题,也是今天评书界正在努力的方向。虽然袁先生当年说《三国演义》时万人空巷的辉煌难以再现,但评书其实也并未走远,评书人用力处仍然有“暗香”袭人。

  谁在说? 专业演员屈指可数

  3月9日,一场格外传统的京味儿评书拜师礼在老舍茶馆三层的小剧场举行。

  相声演员刘洪沂任“保师”,相声演员李金斗任“引师”,评书演员王印权任“代师”。伴着“朝天子”的曲牌,全体来宾和众弟子首先拜了祖师爷周庄王,而后向师父马岐行了叩拜大礼。礼毕后,马岐给弟子们赠送了说书必备的扇子、醒木和手绢。

  75岁的马岐希望通过这样一场传统的拜师仪式,再给张颖、张睿、李继等7位弟子加一道“紧箍咒”,让他们牢记评书界的老传统,在创新的同时能够做好传统的继承。

  仪式虽然传统,但今天的评书演员已与这一行的传统大不相同。过去说评书是一个职业,老一辈艺术家都在专业院团供职,并通过电台、电视台等途径传播、推广评书。而今它更像是一个业余爱好。马岐这次收的7个徒弟,有的是学生、白领,有的是电台主持、国企员工、相声演员,没有一个是专业评书演员。

  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专门研究曲艺史的张颖说,不仅马岐的弟子如是,放眼看全国,随着老一辈评书演员陆续退休,专业文艺院团中的职业评书演员已经屈指可数了,“北京市曲艺团没有专业评书演员,中国广播艺术团没有,田占义退休后的铁路文工团也没有了,中国武警文工团还有一个,天津市曲艺团还有两个,北方曲艺学校还有一个老师也算是职业的……”有人说,青年演员王玥波每周都在宣南书馆、东城书馆说书,也有不少粉丝。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的正式身份是中国煤矿文工团相声演员,平时绝大部分演出是说相声。

  对于职业演员的稀缺,马岐很理解,“说评书的收入太低,年轻人根本不能指望靠说评书养家糊口,他们之所以还在说,只是因为太爱这门艺术了。”马岐回忆说,其实老年间评书说好了还是一门很有前途的职业,“那时候一袋洋面两块钱,我父亲马连登一天能挣十几块钱,养活全家都没问题。”而现在,马岐在后海康龄轩茶馆说书,票房与茶馆分账,每周演出两场,一个月下来大概能分到六七百块钱。“我有退休工资,所以演出劳务多少都无所谓,年轻人就不能光靠爱来坚持了。”

  “下午五点以后,吴先生才可以接受采访。”澄书馆工作人员有些抱歉地说。青年评书演员吴荻近半年来一直在位于当代MOMA文化艺术园区的澄书馆说《西游记》,颇受欢迎。但他这“下午五点以后才能接受采访”的规矩可不是在耍大牌,而是因为下午五点以前,他是北师大附中的美术和国学老师。

  评书演员必须说连篇大套的书才叫会说书,可这就要求有固定的场地和稳定的观众,因此许多年轻的评书演员如果没有固定演出场地,就没有任何演出机会。吴荻独辟蹊径,在学校承担选修课,用评书的方式给学生解读《西游记》这样的文学经典,既让自己练了功,又传播了传统文化。去年下半年澄书馆开张后,他才开始面对成年观众说《西游记》。一边上课,一边说书,有一点空闲的时间还得准备案头资料,吴荻几乎没有了闲暇时间。可他却不以为然,“澄书馆让我的愿望得到实现,让评书接触到了更多年轻人,我无论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除了这些受过专业培训,有师承关系的评书演员,网络时代还为评书带来了大量没有“门户”却有热情的爱好者。曲艺爱好者张准就是因为在网上开讲评书《海贼王》而被许多评书界人士和书迷认识。用评书说动漫,原本只是张准和曲艺策划人谢岩的一次尝试,却没有想到影响远远超过他们的预料,第一个回目就有五十多万次的点击率。

(来源:北京日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4.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5. 人民网评:要始终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