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西湖边,去看黄宾虹的画儿
浙博与本报共推黄宾虹四系列书画展,展期为3月25日至5月18日
本报记者 林梢青
本报讯 “何物慕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1955年3月25日,也是这样一个春天,口中喃喃着诗句,黄宾虹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去世,终年92岁。三年后,依照他的遗愿,家属将他留下的遗作与收藏,全部捐献给了国家,由浙江省博物馆收藏。
这些遗作与收藏,不仅成为浙博最为珍贵的收藏之一,也令人们对杭州这座城市多了些生动的念想,每逢展出,追者众多。比如,2004年,史上最大规模的黄宾虹艺术大展《画之大者》。比如,2005年,黄宾虹七场系列特展。
今年3月25日至5月18日,适逢黄宾虹诞辰150周年,逝世60周年,黄宾虹系列展将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的西湖美术馆与黄宾虹艺术馆开幕,将同时推出《画之大者——黄宾虹生平展》、《山色浑融——黄宾虹设色山水展》、《另一个艺术世界——黄宾虹花鸟画展》、《舒和之致——黄宾虹书法展》,展出黄宾虹山水、花鸟和书法精品220余件。
最值得关注的,无疑是《山色浑融——黄宾虹设色山水展》。
在杭州的7年,黄宾虹完成了他画学变法的最后阶段。谈起他的晚年山水,人们总用“黑团团里墨团团,黑墨团中天地宽”,这句来自清代著名画家石涛的句子来形容。而这一次, 浙博书画部研究员、本次展览策展人骆坚群想要说的,是“黑”中的色彩。
“我们说黄宾虹的特点是黑密厚重,黑是最大的特点。之前浙博举办的一系列展览,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水墨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黄宾虹的设色作品也不少。研究黄宾虹,少了‘设色’这个视角是不完整的。他在水墨上下的功夫最大,设色则交融于水墨之中,有时我们会看不见他的颜色,其实是墨与色交融了,他的设色也是在黑密厚重之中。”
“黄宾虹的画作,内容非常丰富,看他的用笔、用墨和用色,都是融合的,是真正的‘墨不碍色,色不碍墨’。要做到浑融很难,这也是我们将展览取名‘山色浑融’的原因。”骆坚群说,从前我们看黄宾虹,关注他的用笔和用墨,这次展览又多了一个维度,用色。而这次展览的100余幅设色山水,是从5000余件黄宾虹作品中一件件精心选择的佳作。
而在3月25日开幕当天,孤山黄宾虹艺术馆将正式开馆,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将出席“纪念黄宾虹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
展览由浙江省文化厅、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浙江省博物馆、中国美院艺术人文学院和钱江晚报承办。这也是继2013年“情语——纪念丰子恺诞辰115周年暨《护生画集》真迹展”、2014年“守望千年——唐宋元书画珍品特展”之后,浙博与钱江晚报共同推出的又一大展。
黄宾虹与浙江省博物馆的故事,是一则传说。
当年先生及其家属捐献的全部遗作及所藏书籍文物,经过历时3年的整理和清点,至1958年才列具完整的清册,其中包括:自作书画5000多件,收藏古今书画1000余件,古印近900方,铜、瓷、玉等各类文物近500件,碑帖藏书近2000种,文稿、信札“一木箱”,总数达一万多件。
有人说,中国当代如此完整捐献遗作遗物的艺术大家只有两位:一是徐悲鸿,二是黄宾虹。
而先生的小女儿黄映家一直低调居住在杭州城西的老居民楼里,简朴的卧室里,一张复制画和几本画册,是所有与父亲相关的实物。在她看来,父亲其实还活在她的心里,也活在浙博。
“它们是黄宾虹生命的延续。”浙博馆长陈浩说。数十年来,浙博一直在进行黄宾虹收藏的整理与研究,这不仅是作为黄宾虹作品最大宗保存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每一个研究员对先辈的敬意——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浙博研究员李文采,还曾用钢笔在黄宾虹作品藏品卡上一一细细勾勒下原作面貌,以便查找。更早些时候,浙博还从安徽省博物馆收藏了其部分早期作品,丰富和完善了黄宾虹作品收藏。
“现在对黄宾虹的研究与出版已有很多,也达到了一定深度,但仍有余地,或者说,对黄宾虹的研究,没有尽头。我们希望未来的研究能联系起现有资料,还原出一个最真实的黄宾虹。”陈浩更大的愿望,是黄宾虹资料的早日电子数据化,让全球的研究者和艺术爱好者都能在网上分享黄宾虹的艺术。
这次展览中的花鸟画展与黄宾虹的遗愿有关。
就在去世前一年,黄宾虹想举办一场花鸟画展,可惜最终没能实现。版本学家、书画家张宗祥认为,黄宾虹的花鸟画与他的山水画、古今花鸟画皆不同,自成一个 风貌,是“另辟了一个世界”。潘天寿也曾对黄宾虹的花鸟画也曾有过这样的激赏: “人们只知道黄宾虹的山水绝妙,不知花鸟更妙,妙在自自在在。”
而在书法专题中,展示的是黄宾虹对于书法的观念。书法是黄宾虹艺术世界的核心,他认为有了书法才有了笔法,笔法是绘画之法,所以他只研究笔法,认为解决笔法以后就解决了书法和绘画。
黄宾虹在时势与学术的砥砺中,完成了从士夫学子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身份转换,他内心始终对重振中国文化精神有着坚定的信念,坚持“艺术是学术之花”,创作之外,终其一生最用功力的是艺术史的研究著述。
本次展览,也希望重现黄宾虹的实践与精神,给予今天的文化艺术于启迪。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