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大傩舞。 璧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2007年和2009年,璧山的“大傩舞”、“薅秧歌”及“璧山吹打”先后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几年之后,这三样市级非遗项目的命运却大不相同——“薅秧歌”发展越来越好;“大傩舞”因有争议曾被紧急叫停;“璧山吹打”后继乏人。
重新包装:“薅秧歌”亮相北京奥运舞台
璧山薅秧歌起源何时,已无法考证,但是一边假作薅秧,一边拉家常、聊闲话,甚至打情骂俏的表演形式,一直深得当地老百姓喜爱。
2007年,当时的璧山县文化馆深入广普、大兴、三合、丁家等地走访,通过与薅秧歌传人交流,观摩他们现场表演等形式,以及对璧山薅秧歌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后,邀请市级知名作曲家、作词家、舞蹈家一道,对璧山薅秧歌进行了重新打磨。
2008年,作为重庆代表团精品节目之一,重新包装后的璧山薅秧歌,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迎奥运城市广场文化活动”中惊艳亮相。
“下田啥,薅秧哦呵呵……行哦对哟喂”“行哦,哟哟哦呵……”在这些极富生活特色的歌词中,在清新、质朴的表演中,中外观众为之倾倒。
不仅如此,璧山薅秧歌还多次参加国家级比赛,斩获不少大奖,在为重庆、为璧山赢得荣誉的同时,也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典范。
内容有争议:“大傩舞”陷入尴尬地
在璧山薅秧歌大获成功的同时,与其同样名列市级非遗文化目录的大傩舞,却落入完全不一样的境地。
与其他地方相比,璧山大傩舞可谓独树一帜。因为璧山大傩舞有其独有的舞龙、贞洁少女向天祈福,裸儿扮演的“泥巴鬼”(3至4岁男童裸身抹上泥巴)游行等环节。“裸儿”在随队伍游行后,会在终点将身上的泥土洗净,以喻消灾除害,因而璧山大傩舞在民间也称“泥巴鬼”。
然而,就是这个“泥巴鬼”表演,让璧山大傩舞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在成功“申遗”后,当时的璧山县文化馆对整场表演中的“泥巴鬼”表演进行了提炼,并通过重新编排和制作将其搬上了舞台。2007年,在璧山庆祝重庆直辖十周年晚会上,大傩舞首次以舞台表演形式与观众见面。其原生态的表演,在让观众震惊的同时也引来不少观众和专家的质疑:让三、四岁大的小孩在众目睽睽之下裸身群舞实属不雅!
虽然饱受质疑,“大傩舞”还是代表璧山多次出征市级比赛,而观众和评委的态度仍旧褒贬不一。在一次演出中,傩舞表演更是被主办方直接叫停,璧山傩舞从此进入寒冬。
年轻人纷纷外出:“璧山吹打”后继乏人
“璧山吹打”最初是由当地人在劳动和劳动之余哼唱的小调小曲,后来通过民间艺人加工整理,形成吹奏打击曲谱,由多人组合排练演奏,类似于川剧座唱。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从广普镇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棺上,就有吹奏、演唱、乐伎、杂技等画像。
保护或传承不力,这是中国不少“非遗”项目共同面临的困境。现在,“璧山吹打”也遭遇同样的难题。在“璧山吹打”的发源地广普镇,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居民,不少人都说,知道有个“璧山吹打”,但内容、特点却说不上来。
最火红的时候,仅在广普镇就有从艺人员100多人,如今,会“璧山吹打”的仅剩下10来个。
据了解,“璧山吹打”在传承过程中,以自愿为特征,多为社会松散型,绝大多数人都因为爱好“璧山吹打”而参加业余活动,以自娱自乐为目的。现在,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人多数选择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少之又少,所以学习“璧山吹打”的年轻人屈指可数。
幸好,有关部门已经在着手挽救这个有千年传承的表演项目——尽可能地抢救与保护“璧山吹打”的各项史料、曲谱,并加以系统整理、校订、出版,建立详尽档案、专柜、专人管理保存;抢救与保护“璧山吹打”的各种古老乐器及其他用品,不断充实“璧山吹打”陈列馆;有计划分步骤地把“璧山吹打”的指、谱、曲以数字化方式进行保存等。与此同时,在广普镇的小学生中选择一批爱好者进行培训,传承这个千年文化。
“我们也要拓展思维。”广普镇文化中心的负责人表示,“既要借鉴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也要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薅秧歌的成功经验借鉴好,让‘璧山吹打’传承下去。”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