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真迹在美国拍出8690万元天价 刘益谦拍得

2015年03月23日11:17  
 
原标题:郑和真迹在美国拍出8690万元天价 刘益谦拍得

  郑和真迹在美国拍出万元天价

  南京郑和后裔:很可能最初收藏在南京

  □金陵晚报记者 于峰

  一向以“有钱任性”著称的上海著名收藏家刘益谦日前又有大手笔。在最近纽约苏富比举行的拍卖会上,他以1402.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690万元)将一件明永乐年间的佛经收入囊中。据报道,这件佛经的书写者是明代大航海家郑和,更有外媒称,这是郑和存世的“唯一真迹”。南京明史专家、郑和后裔得知此事后指出,郑和书写的佛经存世并非只有这一件,此次拍卖的“郑和写经”很可能是最初被南京某寺庙收藏的。

  成交价超最高估价90余倍

  在苏富比举办的拍卖会上,这件来自日本藏家、据说是明永乐年间郑和真迹的佛经,起拍价仅仅设定在10万美元,但是拍卖一开始,便有15位买家参与竞投,其中包括著名收藏家朱绍良、藏传佛教学者一西平措等人。

  最终,佛经以惊人的1230万美元落槌,加佣金后的成交价达到1402.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690万元),其买家就是来自中国上海的大藏家刘益谦。这件拍品的成交价超出最高估价90余倍,是本届纽约苏富比亚洲艺术周期间最昂贵的拍品。

  据报道,这件“大明楷书御制佛经”每卷尺寸为33×24厘米,由一名日本藏家提供,藏品的款识为“大明国太监郑和,法名福吉祥”。

  郑和法名是“福吉祥”

  “郑和的佛教法名正是‘福吉祥’,郑和曾经拜永乐时的高僧姚广孝为师,法名‘福善’,但郑和一般称自己为‘福吉祥’。”南京明史专家马渭源告诉记者。

  马渭源说,很多人都知道,郑和的祖先来自于西域,但他本人后来也信仰佛教。郑和下西洋的航程中,每逢遇到佛教圣地,他都会去拜佛并布施。第二次下西洋期间,船队来到锡兰山(今斯里兰卡),郑和对当地的佛寺进行了财物布施,供奉佛祖,当时立的《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至今犹存。

  郑和研究学者、郑和后裔郑自海告诉记者,南京有很多佛教遗迹都与郑和有关联:郑和在南京监修了举世闻名的大报恩寺。静海寺是明成祖朱棣为了褒奖郑和航海功绩而建的。牛首山弘觉寺塔地宫出土的鎏金喇嘛塔,被一些学者认为和郑和有关,甚至有人认为塔内的舍利就是郑和的骨灰。而南京城南的碧峰寺,其三位住持和郑和都是好友。

  “外媒报道说,此次拍卖的郑和书写‘大明楷书御制佛经’是郑和存世唯一真迹,这并不准确。”郑自海说,2002年,浙江平湖对当地报本塔进行维修时,在拆卸塔刹宝瓶时发现一件放在黄花梨木质圆罐内的用金粉抄写的《妙法莲华经》,署名就是“福吉祥”,也就是郑和。

  郑和曾为南京佛寺写经

  郑自海说,《妙法莲华经》部分经文是由郑和书写的,是国内发现的最早的郑和真迹。

  据学者考证,这卷《妙法莲华经》是郑和为南京大报恩寺捐写的,曾收藏在大报恩寺,后来由于大报恩寺遭大火,流失出去,辗转到平湖报本寺。

  郑自海说:“郑和与南京佛寺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此次苏富比拍卖的‘大明楷书御制佛经’,是郑和为南京某寺庙捐写的,也就是说,很可能最初就是收藏在南京。”

  除了亲笔写佛经,出钱刻印佛经,也是郑和虔诚礼佛的方式。据史料记载,郑和先后出资印刻经文,在北京、云南、福建、南京、镇江等地寺庙供奉,南京灵谷寺、天界寺、静海寺、牛首山佛窟寺、鸡鸣寺都受捐过他刻印的佛经。郑自海告诉记者,郑和所刻佛经,有两套存世,分别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和云南博物馆。

(来源:金陵晚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4.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5. 人民网评:要始终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