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大师“互黑” 哪位最毒舌

2015年03月24日08:1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音乐大师“互黑” 哪位最毒舌

  原标题:音乐大师“互黑” 哪位最毒舌

  关键词:音乐家之间的相互贬损

  意大利大指挥家托斯卡尼尼的火爆脾气是出了名的,且对同行的攻击也毫不客气。他说马勒只是一个疯狂的傻瓜,说斯托科夫斯基不过只是小丑,福特文格勒是一个天才的业余爱好者,而库谢维茨基是一个俄罗斯乡巴佬,几乎把当时大师级的指挥家一网打尽。

  “呸!”

  这一声怒斥,是作曲家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在慕尼黑演出时,一个叫威廉·海因里希·里尔的评论家发出的怒吼,它包含了所有的不屑和轻视。

  文人相轻,中外一样,这大多是因为性格、观点不同所造成的冲突。婉约的人,可能不喜欢大江东去的豪迈,打铁的人一看到“执手相看泪眼”也会牙床酸疼。有些人可能仅仅是图一时嘴乐,事后即忘。

  布鲁克纳生前被同行视为“傻瓜”。勃拉姆斯说:“他的音乐根本就不是作品,而是欺骗,过两年就会死去和被遗忘。”但瓦格纳却惺惺作态地说:“他是贝多芬以后最重要的交响乐作曲家。”瓦格纳真的欣赏布鲁克纳吗?也许只是因为对方毫无保留地崇拜他。在同时代,布鲁克纳几乎是个笑料,他甚至请求国王让评论家汉斯立克不要再撰文骂他了。

  德裔法国作曲家梅耶贝尔,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了,但在19世纪,他红极一时。靶子大,自然容易受到攻击。瓦格纳在听了他的歌剧《非洲女》之后轻蔑地评论说:“没有动机的结果。”不能否认,瓦格纳有些私怨和嫉妒,因为梅耶贝尔的歌剧红遍巴黎的时候,瓦格纳还在为自己的歌剧进入巴黎市场费神。瓦格纳是个忘恩负义之徒,他穷愁潦倒的时候,是梅耶贝尔帮助了他,但对高傲的瓦格纳来说,这种帮助或许是一种更深的屈辱。只是他对梅耶贝尔的轻视只是在技术上,显然,瓦格纳并未真把梅耶贝尔看成是对手。

  瓦格纳骂威尔第就是真正恼怒,他干脆骂威尔第是“下流家伙”。懂点音乐史的人都知道,在19世纪中后期,在歌剧上能与瓦格纳抗衡的,只有威尔第,且威尔第的歌剧总是成功,瓦格纳的歌剧总是不成功。

  对真正对手的不宽容,才能显示一个人真实的内心。瓦格纳慷慨地夸奖布鲁克纳,对威尔第则坚决说不。

  我们再来看看威尔第是如何讽刺瓦格纳的。他说:“我在听《唐豪塞》的时候打瞌睡了(在维也纳),但后来,我周围的那些德国人也都发出了鼾声”。不过,贬损归贬损,威尔第毕竟是大师,他不会不明白瓦格纳的音乐在某些地方超过自己。威尔第晚年的歌剧《奥赛罗》《法尔斯塔夫》中,都明显地受到了瓦格纳的影响。当瓦格纳去世的消息传到威尔第那里时,他悲伤地说:“一个伟人去世了,他的名字将在艺术史上留下一道最有力的印迹。”伟大对手的去世,使他回到了客观。

  瓦格纳攻击同行在19世纪是出了名的,原因似乎也简单,他的歌剧几乎没有成功的,一生又经常处于流亡和躲债之中,心情的郁闷可想而知。平心而论,像瓦格纳这样具有思想家气质的作曲家并不多见,他私下里推崇柏辽兹,非难勃拉姆斯,足以让人感觉到他对倒霉同行的同情和对出名同行的嫉妒。

  我们再来看看瓦格纳是如何评论意大利作曲家的。他说:“管弦乐队在一个意大利作曲家手里,绝不会比他习惯用来为咏叹调伴奏的大吉他更有用。”言下之意是意大利作曲家根本不懂乐队。而意大利作曲家帕伊谢诺则认为:“德国人多是很糟糕的歌唱家,所以就把精力集中在和声学上,以求获得他们的音乐效果。而意大利人则天生就是歌唱家,不需要和声——他们的旋律可以表达一切。”帕伊谢诺和瓦格纳虽是两代人,反唇相讥可也说到了点子上。

  19世纪后半叶开始,瓦格纳成了众矢之的。攻击他的人极多。斯特拉文斯基讥讽他:“一首《女人善变》(威尔第《弄臣》中的咏叹调)比整个《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音乐还要多。”甚至瓦格纳的继承人理查·斯特劳斯也说:“《齐格费里德》简直糟透了。它的主题就是杀死一只猫来解除这只猫的痛苦……所有这些废话可以压缩在100小节里说完,因为讲述的永远是同一件事而且总是同样令人厌烦。”即使是瓦格纳的赞助人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在听了他的歌剧《帕西法尔》第一幕后,愤然离场说:“即使有10匹马也休想把我拉回这里来。”

  德国人喜欢较真的脾气,源于他们比较刻板的性格,他们缺乏意大利人的插科打诨乐天知命。当年《巴黎批评报》曾刊登过一篇评论,说罗西尼的音乐粗俗不堪,趣味低下和毫无价值。罗西尼想教训他们一下,于是准备了两份礼物,一份给评论家,一份给《巴黎批评报》的编辑。两份礼物的包装都极其精美,里面装的却是马粪和两只大大的驴耳朵。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恶作剧,也只有罗西尼这种玩世不恭的人能玩得出来。

  同样好玩的还有意大利大指挥家托斯卡尼尼,他的火爆脾气是出了名的。他说马勒只是一个疯狂的傻瓜,说斯托科夫斯基不过只是小丑,福特文格勒是一个天才的业余爱好者,而库谢维茨基是一个俄罗斯乡巴佬——几乎把当时大师级的指挥家一网打尽。被激怒的福特文格勒回击说:“我的艺术起点是托斯卡尼尼此生才能达到的终点。”即使回敬也是德国人君子作风。库谢维茨基则同样把托斯卡尼尼视为意大利乡巴佬,一脚来,一脚去,仿佛是两个调皮的孩子。

  托斯卡尼尼在排练场上训斥演员也是毫不留情。男中音歌唱家安东尼奥·拉菲在《纽伦堡的名歌手》中扮演巡夜人,对他演唱不满的托斯卡尼尼当即放下指挥棒毫不留情地骂道:“这个廉价的男中音是谁?”更好玩的是,托斯卡尼尼曾经指着一个胸脯丰满的女高音的喉咙说:“如果你的这里要上去,”又指着她的胸脯说:“你的这里就要下来,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歌唱家。”托斯卡尼尼虽然经常言语粗鲁,但他的才华却令同行倾倒,著名作曲家理查·斯特劳斯曾不吝溢美之词说:“有许多红衣主教,但托斯卡尼尼是罗马主教。”

  看看当时音乐家之间的相互争吵谩骂,不外乎都是个性的冲突,艺术价值标准的冲突,你很难说究竟谁对谁错。艺术从来就不曾客观过,因为人不可能真正做到客观。我们现在能心平气和地去看待以往艺术家之间的争吵,不过是置身度外罢了。而现在的艺术家仍然是一群吵吵嚷嚷的人。

(来源:北京青年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4.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5. 人民网评:要始终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