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平首次播《新闻联播》被嫌年轻 留短发压住场

2015年03月25日08:3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李修平首次播《新闻联播》被嫌年轻 留短发压住场

  本报讯(记者 祖薇)继李瑞英、张宏民退居幕后之后,《新闻联播》另一元老级的播音骨干李修平也告别播音一线。据了解,她将转到央视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指导委员会从事幕后工作。昨日,新闻主播郎永淳通过微博证实此事。

  李修平最近一次出镜是在3月5日,此后除了参与幕后的配音工作外便再未出镜,这难免让人猜测其个人的工作动向。昨日,郎永淳终于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他在微博中介绍,央视去年制定规则,《新闻联播》主播满52周岁要退到幕后。因此“春节过后,刚到52岁的修平姐主动要求告别辛勤播报26年的主播台,今天起转到幕后做更多的业务管理和指导工作了。和她合作匆匆几年,还未细致研究和掌握她的亲切、平实、庄重、从容,我们会继续努力!修平姐还在新闻播音部,她的标志性声音不会消失。祝愿修平老师在新闻主播的业务管理和培训指导方面做出新成绩!”据了解,李修平退出后,《新闻联播》播音组剩下7位主持人,分别是:王宁、康辉、郭志坚、郎永淳、海霞、欧阳夏丹、李梓萌,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2岁。

  52岁的李修平1989年进入央视工作。2005年,她当选央视年度优秀播音员主持人,2009年荣获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央视官网上,有篇介绍她的文章提到她进入央视的一段趣事。“1987年,央视要从即将毕业的北京广播学院25名女生、8名男生中间选4人留下来实习,时间为期2个月。试镜那天,每个人都要从事先准备好的25份报纸中抽取一张,念一段新闻稿。大家你争我抢,轮到排在最后一位的李修平,就剩下一张光秃秃的广告版。当时的广告版很呆板,没有今天那么水灵。然而,一向简单的李修平,无心插柳的几句广告语,再加上清纯的语质,使她成为实习生中的四分之一。”李修平临毕业时,同时接到了央视、上海电视台、甘肃电视台的邀约,不过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回到家乡甘肃兰州。1989年,央视为了争取她加盟,委派新闻部主任和人事处长直接找到了甘肃省委宣传部与甘肃电视台展开了人才抢夺战,两个月后,终于把李修平带回央视。

  李修平进驻《新闻联播》也并非一帆风顺。文章提到,她第一次播《新闻联播》的时候,收到了很多观众的来信。“当时对我播新闻有两种意见,一种是说我太年轻稚嫩了,不像播新闻的;还有一种就是说我给中央电视台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那时刚进央视的李修平留着长发,扎着马尾,与别的新闻播音员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连领导也找她谈话:这样太年轻了,有点儿压不住啊。“两个月后,造型师就给我剪了短发,领导一看觉得挺满意。我上初中以后就没有留过短发,真是觉得挺可惜的。”没承想,这样的发型一留就留了二十余年。对此,她毫无怨言,“这样挺好的,适合我的工作啊,我也已经习惯了。”

  2010年,李修平曾对自己的播音生涯做过这样的总结:我出生在兰州,后来到北京求学。在兰州和北京之间往返一段时间之后,终于栖居在北京。这并不是诗人笔下诗意的栖居,而是物理学家严谨的位移计算,因为新闻播音员的工作就是严格的时间表加上精确的地理图,说白了就是化妆间到演播室,倒计时后分秒不差地开播。20年的经历其实很简单,如上几行字而已。

  是否真的“如上几行字而已”,当由各方评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以后,如果愿意,李修平终于可以留长发了。

(来源:北京青年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4.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5. 人民网评:要始终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