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小京”这个名字,很多常看话剧的人都听说过。近年来,一个叫“北小京看话剧”的账号出现在微博上,专门撰文对其看过的话剧作品进行点评。因为其以匿名身份撰写剧评,而且言语犀利,吸引了不少专业人士和普通观众的关注。过去一两年,戏剧圈内人提起“北小京”,大都是赞扬这位匿名剧评人敢说真话;可在近日由《新剧本》杂志召开的“新青年 新语境 新剧评——2015北京戏剧评论发展论坛”上,当与会者再次提起“北小京”时,批评的声音却明显多了起来。
“新语境下的戏剧评论”是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之一,“北小京”作为新媒体时代出现的匿名剧评人,自然再次被人提起。其实,类似的情景在最近一两年戏剧界的大小论坛上时常发生。尽管这位匿名剧评人的真实身份至今未被揭穿,但其每一次在微博上发表剧评,都会引来戏剧界专业人士的围观,无论他在或不在,都会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但是这一次再提起“北小京”,这位匿名剧评人的专业性问题成了大家讨论的关键。
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副主任彭涛前不久看了一出让他失望的话剧,后来他读到了“北小京”关于这部作品的一篇评论,“当时读完,会觉得自己对作品的不满意得到了宣泄,可事后再想想,这样的评论并没有对戏剧创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剧评人陶庆梅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她注意到,匿名剧评人的批评标准往往是混乱的,而且不断在变换,“这种缺乏标准的批评,往往很难和当下的戏剧创作产生呼应关系,反而会伤害到创作者。”
“自媒体时代不缺感受性的东西,缺的是把专业知识向公众的平台转化。现在一些网络上的剧评人在太少的知识上发表了太多的感受。”陶庆梅点出了问题所在。而剧评人张杭则直指匿名剧评人的软肋,点出他们在专业性上的欠缺,“通常他们评论传统的、文本的、情节性的戏剧比较到位,谈论新剧场或所谓后戏剧剧场的作品时却很不得手。”
不过,这种专业理论的缺失似乎并不完全是剧评人的责任。张杭指出,近年来国外重要剧作家的作品翻译到国内来的太少,戏剧理论著作的译介更少。另外,戏剧批评的误解也影响戏剧批评的含金量,“有人以为提到‘批评’就是说一个戏的好坏,其实戏剧评论中解读比狭义的批评更重要,好的戏剧评论除了能够深刻解读一部作品,还要能够提出一些思想性的东西。”张杭说。
对于网络上崛起的年轻剧评人,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主任张先建议他们要心平气和,“戏剧评论不是骂人‘拍砖’,而是要去讨论戏剧从剧本、导演、演出到观众的一系列问题。如果仅从猎奇的角度进入批评,这只会让戏剧评论堕落。”他以去年年底在北京举行的戏剧奥林匹克为例,虽然这一活动引起了很多关注,但关注点却更多停留在观众对大师的挑衅,演出现场爆粗口等问题,“几乎没有人静下心来讨论戏剧作品本身。”
今天的网络戏剧评论,除了“北小京”,还有更多的观众也在表达着他们的观点,但其评论往往是碎片化的内容。这让剧评人徐健格外怀念过去:“上世纪50年代,写戏剧评论的是如朱光潜,张庚这样的大师级人物,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评论文章显得空洞,太就戏论戏。”他认为,戏剧评论需要有深厚的底蕴和积淀,“它是一种生活,需要热爱这份事业的人去从事,当作生命的一部分并为它做一辈子。”
(来源:北京日报)